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直流特高压放线施工工艺介绍 | 第14-28页 |
2.1 放线施工工艺的设计标准 | 第14-18页 |
2.1.1 导地线设计参数 | 第14-15页 |
2.1.2 导线跨越障碍物的距离 | 第15-18页 |
2.1.3 直流特高压线路通道 | 第18页 |
2.2 直流特高压金具和绝缘子配置 | 第18-22页 |
2.2.1 导线悬垂绝缘子串组 | 第18-20页 |
2.2.2 耐张绝缘子串组装工艺 | 第20-22页 |
2.3 张力架线施工工艺 | 第22-23页 |
2.3.1 张力放线施工工艺介绍 | 第22-23页 |
2.3.2 张力放线施工工艺特点 | 第23页 |
2.4 施工工艺评价方法介绍 | 第23-27页 |
2.4.1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23页 |
2.4.2 模糊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第23-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2×一牵 3”施工工艺概述 | 第28-47页 |
3.1 传统大截面导线施工工艺及其缺陷 | 第28-29页 |
3.1.1 “一牵二”导线施工工艺 | 第28页 |
3.1.2 “一牵四”导线施工工艺 | 第28-29页 |
3.1.3 其他导线施工工艺 | 第29页 |
3.2 “2×一牵 3”张力放线施工工艺 | 第29-36页 |
3.2.1 研究背景 | 第29-30页 |
3.2.2 导线张力放线方式比较 | 第30-31页 |
3.2.3 施工工艺器械研究 | 第31-36页 |
3.3 “2×一牵 3”张力放线施工工艺研究 | 第36-45页 |
3.3.1 牵引机的选择 | 第36-37页 |
3.3.2 张力机与牵引绳的选择 | 第37页 |
3.3.3 其他部分的选择 | 第37-44页 |
3.3.4 检验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HZ±800KV线路放线施工工艺应用研究 | 第47-60页 |
4.1 施工概况介绍 | 第47-51页 |
4.1.1 HZ±800KV线路放线施工工程介绍 | 第47页 |
4.1.2 地貌特征及自然环境 | 第47-48页 |
4.1.3 对于“2×(一牵 3)”施工工艺的应用 | 第48-51页 |
4.2 HZ线±800KV放线施工工艺评价 | 第51-57页 |
4.2.1 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51-54页 |
4.2.2 HZ线±800KV放线施工工艺评价 | 第54-55页 |
4.2.3 权重矩阵的确定 | 第55-57页 |
4.3.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页 |
5.2 局限性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