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5页 |
前言 | 第16-17页 |
第一部分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13-17岁青少年胸椎关节突关节的数字化三维发育形态研究 | 第17-39页 |
引言 | 第17-1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1.2 方法 | 第18-20页 |
1.3 测量指标 | 第20-22页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22页 |
2 结果 | 第22-35页 |
2.1 胸椎关节突关节面高度(FH)测量 | 第22-24页 |
2.2 胸椎关节突关节面宽(FW)测量 | 第24-27页 |
2.3 胸椎各椎体关节突关节间距(IFW) | 第27-29页 |
2.4 胸椎各椎体关节突关节面与矢状面夹角(TA) | 第29-32页 |
2.5 胸椎各椎体关节突关节面与冠状面夹角(SA) | 第32-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第二部分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13-17岁青少年胸椎肋椎关节的数字化三维发育形态研究 | 第39-57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4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40页 |
1.2 方法 | 第40-42页 |
1.3 测量指标 | 第42-43页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43-44页 |
2 结果 | 第44-52页 |
2.1 肋椎关节、椎弓根的最小横径A(与B) | 第44-46页 |
2.2 钉道长度即肋椎关节、椎弓根后缘骨皮质到椎体前缘骨皮质的距离C(与D) | 第46-49页 |
2.3 肋椎关节、椎弓根与棘突间的夹角(e角) | 第49-51页 |
2.4 肋椎关节f角 | 第51-52页 |
3 讨论 | 第52-55页 |
3.1 肋椎关节、椎弓根的最小横径(A与B) | 第53页 |
3.2 钉道长度即肋椎关节、椎弓根后缘骨皮质到椎体前缘骨皮质的距离(C与D) | 第53-54页 |
3.3 肋椎关节、椎弓根与棘突间的夹角(e角) | 第54页 |
3.4 关于矢状面上肋椎关节轴线与椎板之间形成的夹角(f角) | 第54页 |
3.5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第三部分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13-17岁青少年胸椎关节突关节及肋椎关节的生物力学分析 | 第57-78页 |
引言 | 第57-58页 |
1 资料和方法 | 第58-69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58-59页 |
1.2 实验设备及相关软件 | 第59页 |
1.3 胸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及订道的建立 | 第59-69页 |
1.4 加载和计算 | 第69页 |
2 结果 | 第69-73页 |
2.1 本研究应用 | 第69-70页 |
2.2 本研究模型 | 第70-72页 |
2.3 在相同运动状态下(表2-4) | 第72页 |
2.4 在不同运动状态下(表2-5) | 第72-73页 |
3 讨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文献综述: 数字化技术在脊柱畸形中的应用进展 | 第78-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