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范围内有关文献的评述 | 第12-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船舶拆解概述 | 第16-24页 |
·船舶拆解概念 | 第16页 |
·拆船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 第16-20页 |
·拆船业的历史回顾 | 第16-18页 |
·拆船业的现状 | 第18-19页 |
·拆船业的发展前景 | 第19-20页 |
·拆船的模式 | 第20-21页 |
·欧盟模式 | 第20页 |
·中国模式 | 第20-21页 |
·印巴孟模式 | 第21页 |
·拆船存在的环境污染风险 | 第21-24页 |
·拆船涉及的主要污染物 | 第21-22页 |
·拆船污染环境的原因 | 第22-24页 |
第3章 国际公约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关于船舶拆解污染防治的规定 | 第24-35页 |
·IMO制定的《拆船公约》及相关导则 | 第24-28页 |
·公约制定的背景和过程 | 第24-26页 |
·公约的结构内容 | 第26-28页 |
·UNEP下巴塞尔公约机构制定的技术导则 | 第28-31页 |
·巴塞尔公约及其机构简介 | 第28页 |
·巴塞尔公约在防治拆船污染环境方面所做的工作 | 第28-31页 |
·技术导则的结构内容 | 第31页 |
·ILO制定的导则 | 第31-33页 |
·ILO导则的制定 | 第31-33页 |
·导则的结构内容 | 第33页 |
·对国际公约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评述 | 第33-35页 |
第4章 各国关于船舶拆解污染防治的规定 | 第35-40页 |
·欧盟的拆船规定 | 第35-37页 |
·英国的拆船策略 | 第37-38页 |
·拆船的相关判例 | 第38-40页 |
第5章 我国关于船舶拆解污染防治的立法及评述 | 第40-49页 |
·与拆船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 | 第40-41页 |
·《海洋环境保护法》 | 第40页 |
·《水污染防治法》 | 第40-41页 |
·《循环经济促进法》 | 第41页 |
·与拆船污染防治相关的行政法规 | 第41-43页 |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 第42页 |
·《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 第42-43页 |
·《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 第43页 |
·《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 | 第43页 |
·与拆船污染防治相关的其他规定 | 第43-44页 |
·对我国船舶拆解污染防治的现有规定的评述 | 第44-49页 |
·拆船污染防治的主管部门 | 第45-46页 |
·拆船厂的选址及设置 | 第46页 |
·防治拆船污染的规定 | 第46-47页 |
·拆船污染相关的法律责任 | 第47-49页 |
第6章 我国关于船舶拆解污染防治法律规定的局限及完善建议 | 第49-55页 |
·我国关于船舶拆解污染防治法律规定的局限 | 第49-51页 |
·船舶拆解污染防治的主管部门 | 第49页 |
·船舶拆解污染防治的规定 | 第49-50页 |
·废旧船舶交易的规定 | 第50页 |
·报废船舶监管缺位 | 第50-51页 |
·我国关于船舶拆解污染防治法律规定的完善建议 | 第51-55页 |
·明确拆船污染防治主管部门的权限 | 第52页 |
·增加船舶在设计建造、营运和保养方面的规定 | 第52-53页 |
·增加废旧船舶交易的规定 | 第53页 |
·加强报废船舶的监管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