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流固耦合系统在微尺度应力场中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微机电系统(MEMS) | 第12-15页 |
1.2.1 定义 | 第12-13页 |
1.2.2 特性 | 第13-14页 |
1.2.3 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3 微通道系统 | 第15-19页 |
1.3.1 微通道 | 第15-16页 |
1.3.2 微流动的含义及特殊效应 | 第16-17页 |
1.3.3 微流动的流体及其特性 | 第17-18页 |
1.3.4 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微通道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45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1-28页 |
2.1.1 实验研究 | 第22-23页 |
2.1.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23-25页 |
2.1.3 连续介质弹性力学模型 | 第25-28页 |
2.2 充流微通道中微流动特点 | 第28-29页 |
2.3 非经典力学模型 | 第29-43页 |
2.3.1 非局部的应力场模型 | 第29-32页 |
2.3.2 应变梯度理论 | 第32-35页 |
2.3.3 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 | 第35-37页 |
2.3.4 非局部流体理论 | 第37-43页 |
2.4 欧拉梁理论 | 第43-44页 |
2.5 铁木辛柯梁理论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基于欧拉梁理论的充流微通道模型 | 第45-58页 |
3.1 前言 | 第45-46页 |
3.2 充流微通道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 | 第46-49页 |
3.3 波动分析 | 第49-50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3.5 结论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基于铁木辛柯梁理论的充流微通道模型 | 第58-74页 |
4.1 前言 | 第58页 |
4.2 充流微通道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 | 第58-62页 |
4.3 波动分析 | 第62-63页 |
4.4 分析与讨论 | 第63-72页 |
4.5 结论 | 第72-7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5.1 结论 | 第74页 |
5.2 展望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87-88页 |
发表论文 | 第87-88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8页 |
参与项目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