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征地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的不当行为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7-16页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7-8页
        1.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1.2 选题意义第8页
    1.2 相关文献回顾第8-12页
        1.2.1 国外文献回顾第8-10页
        1.2.2 国内文献回顾第10-12页
    1.3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第12-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2 分析框架第13-15页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1.4.1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第15页
        1.4.2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5-16页
2 理论基础第16-22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8页
        2.1.1 农村土地第16页
        2.1.2 土地征收第16-17页
        2.1.3 地方政府第17-18页
    2.2 相关理论介绍第18-22页
        2.2.1 公共选择理论第18-19页
        2.2.2 博弈理论第19页
        2.2.3 政府行为外部性理论第19-20页
        2.2.4 政策执行理论第20页
        2.2.5 委托代理理论第20-22页
3 征地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的行为特征第22-24页
    3.1 征地行为的必然性第22页
    3.2 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两面性第22-23页
    3.3 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与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第23-24页
        3.3.1 地方政府与被征地农民第23页
        3.3.2 地方政府与土地开发商第23-24页
4 征地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的不当行为分析第24-34页
    4.1 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不当行为的表现第24-27页
    4.2 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不当行为的影响第27-29页
    4.3 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不当行为产生的原因第29-34页
        4.3.1 农地产权制度与征地制度存在缺陷第29-30页
        4.3.2 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人主体的自利性第30-32页
        4.3.3 缺乏有效的监督第32-34页
5 纠正我国地方政府不当行为的对策与建议第34-39页
    5.1 科学定位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角色第34页
    5.2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第34-35页
    5.3 完善并落实征地制度第35-38页
        5.3.1 确保征地前提合理第35-36页
        5.3.2 确保征地程序合理第36-37页
        5.3.3 确保征地补偿合理第37页
        5.3.4 完善监督第37-38页
    5.4 改革绩效考核制度,树立地方政府正确的绩效观第38-3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附录第44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4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卢埃林的法律现实主义--从书本到行动的思辨
下一篇:国会与总统选举制度对半总统制宪政运行的影响--以法国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