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14-21页 |
| 1.1 试验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1.2 相变储能混凝土的发展历程 | 第15-19页 |
| 1.2.1 相变材料的选择 | 第16-17页 |
| 1.2.2 相变储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 第17-18页 |
| 1.2.3 相变储能混凝土的研究方向 | 第18-19页 |
| 1.3 相变储能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0-21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2 含硅粉的相变储能混凝土试验设计 | 第21-32页 |
| 2.1 试验材料 | 第21-23页 |
| 2.2 相变储能骨料的制备 | 第23-24页 |
| 2.3 试验配合比 | 第24-27页 |
| 2.4 试验内容设计 | 第27-28页 |
| 2.5 试件的制备与加工 | 第28-31页 |
| 2.5.1 试验准备阶段 | 第28-29页 |
| 2.5.2 试件制作与养护 | 第29-31页 |
| 2.6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 2.6.1 混凝土试件制作设备 | 第31页 |
| 2.6.2 混凝土试件加工处理设备 | 第31页 |
| 2.6.3 SHPB试验设备 | 第31页 |
| 2.6.4 冻融循环试验设备 | 第31-32页 |
| 3 含硅粉的相变储能混凝土 SHPB 抗压试验与分析 | 第32-41页 |
| 3.1 相变储能混凝土SHPB抗压试验 | 第32-34页 |
| 3.1.1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 第32-33页 |
| 3.1.2 SHPB试验过程 | 第33-34页 |
| 3.2 动态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 3.3 SHPB抗压试验的试件破碎形态 | 第35-36页 |
| 3.4 SHPB抗压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 3.4.1 相变储能骨料掺量对混凝土动态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7-39页 |
| 3.4.2 硅粉掺量对混凝土动态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4 相变储能混凝土冻融循环下的SHPB抗压试验与分析 | 第41-49页 |
| 4.1 冻融循环试验设计 | 第41-42页 |
| 4.2 试验结果与破碎形态 | 第42-44页 |
| 4.3 冻融循环对相变储能混凝土波速和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 第44-46页 |
| 4.4 冻融循环对相变储能混凝土峰值应力的影响 | 第46-47页 |
| 4.5 试验原理分析 | 第47-48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 掺加不同纤维的相变储能混凝土SHPB抗压和劈裂试验与分析 | 第49-64页 |
| 5.1 聚丙烯纤维与玄武岩纤维 | 第49-51页 |
| 5.1.1 聚丙烯纤维 | 第49-50页 |
| 5.1.2 玄武岩纤维 | 第50-51页 |
| 5.2 纤维混凝土SHPB试验过程 | 第51页 |
| 5.3 动态抗拉强度的计算方法 | 第51-52页 |
| 5.4 试验数据及试件破碎形态 | 第52-55页 |
| 5.5 聚丙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混凝土SHPB抗压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59页 |
| 5.5.1 聚丙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动态抗压应力-应变曲线 | 第55-56页 |
| 5.5.2 聚丙烯和玄武岩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动态抗压强度及韧度的影响 | 第56-59页 |
| 5.6 聚丙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混凝土SHPB劈裂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9-63页 |
| 5.6.1 聚丙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动态劈裂应力-应变曲线 | 第59-60页 |
| 5.6.2 聚丙烯和玄武岩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动态劈裂强度及韧度的影响 | 第60-63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6 结论和展望 | 第64-66页 |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