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乡村旅游社区共生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3-28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1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第13页
        1.1.2 乡村旅游社区发展与存在的问题第13页
        1.1.3 倡导协同发展与社会公平第13-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1 理论意义第14页
        1.2.2 现实意义第14-15页
    1.3 相关研究进展及评述第15-23页
        1.3.1 共生理论的发展第15页
        1.3.2 共生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的研究进展第15-19页
        1.3.3 乡村旅游社区研究进展第19-22页
        1.3.4 研究述评第22-23页
    1.4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4.1 文献分析法第23-24页
        1.4.2 实证调研法第24页
        1.4.3 整合分析法第24页
        1.4.4 交叉研究法第24页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24-27页
        1.5.1 研究内容第24-26页
        1.5.2 研究框架第26-27页
    1.6 论文创新点第27-28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28-3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8-29页
        2.1.1 乡村旅游社区第28页
        2.1.2 乡村旅游社区共生单元的界定第28-29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9-36页
        2.2.1 共生理论第29-34页
        2.2.2 博弈论第34页
        2.2.3 生态位理论第34-36页
3 袁家村共生单元的共生现状分析第36-52页
    3.1 案例区选取及概况第36页
    3.2 数据来源第36-37页
    3.3 数据可信度分析第37页
    3.4 袁家村共生单元利益诉求分析第37-50页
        3.4.1 当地政府利益诉求分析第39-41页
        3.4.2 当地居民利益诉求分析第41-45页
        3.4.3 游客利益诉求分析第45-48页
        3.4.4 旅游经营者利益诉求分析第48-50页
    3.5 袁家村共生单元利益诉求总结第50-52页
4 袁家村共生要素的共生关系分析第52-72页
    4.1 袁家村共生单元利益诉求实现方式分析第52-56页
    4.2 袁家村共生单元潜在的共生冲突第56-59页
        4.2.1 政府与当地居民潜在的冲突第57页
        4.2.2 当地居民与旅游经营者潜在的冲突第57-58页
        4.2.3 游客与政府潜在的冲突第58页
        4.2.4 游客与旅游经营者潜在的冲突第58-59页
    4.3 袁家村共生单元潜在共生冲突产生的原因第59-60页
        4.3.1 信息不对称第59页
        4.3.2 博弈主体权力关系不平等第59-60页
        4.3.3 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第60页
    4.4 袁家村共生单元博弈分析第60-67页
        4.4.1 政府与当地居民的博弈第61-62页
        4.4.2 当地居民与旅游经营者的博弈第62-65页
        4.4.3 游客与政府的博弈第65-66页
        4.4.4 游客与旅游经营者的博弈第66-67页
    4.5 袁家村共生单元的共生条件分析第67-68页
    4.6 袁家村旅游发展共生模式类型第68-72页
        4.6.1 共生组织模式分析第68-70页
        4.6.2 共生行为模式分析第70-72页
5 袁家村旅游发展共生机制与路径的构建第72-80页
    5.1 袁家村旅游发展共生机制的构建第72-75页
        5.1.1 利益共享机制第72-73页
        5.1.2 利益协调机制第73-74页
        5.1.3 一体化发展机制第74-75页
    5.2 袁家村共生单元生态位界定第75-77页
    5.3 袁家村旅游发展共生路径研究第77-80页
        5.3.1 针对当地政府的共生路径第77-78页
        5.3.2 针对当地居民的共生路径第78页
        5.3.3 针对旅游经营者的共生路径第78-79页
        5.3.4 针对旅游者的共生路径第79-80页
6 结论与讨论第80-82页
    6.1 结论第80-81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附录第87-95页
致谢第95-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服务业FDI对我国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中国游客去维也纳旅游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