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1.2.1 研究聚焦点 | 第8-12页 |
1.2.2 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 文章结构 | 第14页 |
1.5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第14-16页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视点 | 第16-25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16-17页 |
2.1.1 城镇化 | 第16页 |
2.1.2 传统民族文化 | 第16-17页 |
2.2 理论视点 | 第17-22页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传统文化观 | 第17-18页 |
2.2.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 第18-22页 |
2.3 城镇化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关联性 | 第22-24页 |
2.3.1 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对于城镇化的意义 | 第22页 |
2.3.2 城镇化对传统民族文化形成冲击 | 第22-23页 |
2.3.3 城镇化为传统民族文化创造契机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城镇化进程中贵州苗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 第25-32页 |
3.1 贵州苗族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 第25-26页 |
3.2 贵州苗族文化的概况 | 第26-27页 |
3.2.1 贵州苗族聚居地区分布的概括 | 第26页 |
3.2.2 贵州苗族文化的特点 | 第26-27页 |
3.3 城镇化进程中贵州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 | 第27-31页 |
3.3.1 贵州苗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内容 | 第27-29页 |
3.3.2 贵州苗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方式 | 第29-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城镇化进程中贵州苗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困境 | 第32-38页 |
4.1 苗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城镇化之间的冲突 | 第32-34页 |
4.2 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缺失 | 第34-35页 |
4.3 苗族传统文化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的脱节 | 第35-3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5 城镇化进程中贵州苗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思考 | 第38-48页 |
5.1 贵州城镇化进程中苗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原则 | 第38-41页 |
5.1.1 本体性原则 | 第38-39页 |
5.1.2 动态化原则 | 第39-40页 |
5.1.3 可持续性原则 | 第40-41页 |
5.2 城镇化进程中苗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 第41-47页 |
5.2.1 依托苗族传统文化优势进行“文化型”城镇化建设 | 第41-43页 |
5.2.2 基于现代技术与教育的“嵌入式”保护与传承 | 第43-44页 |
5.2.3 开发人才资源为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智力支持 | 第44-45页 |
5.2.4 建构苗族传统文化的补偿机制 | 第45-46页 |
5.2.5 加强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的耦合 | 第46-4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