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基本问题论文--经济范畴论文--商品生产与交换论文--资本和剩余价值论文

利润理论从斯密、李嘉图到马克思的发展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4-16页
第2章 亚当·斯密奠定了古典经济学利润理论的基础第16-21页
    2.1 亚当·斯密利润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2.1.1 利润是资本的报酬第16-17页
        2.1.2 利润是劳动者创造的第17页
        2.1.3 利润随资本投入比例变化第17页
        2.1.4 利润是“进步社会”的产物第17-18页
    2.2 对亚当·斯密利润理论的评析第18-21页
        2.2.1 以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分析基础第18-19页
        2.2.2 科学分析了利润的来源第19页
        2.2.3 发现了利润与工资的对立第19页
        2.2.4 认识到利润是私有制的产物第19-20页
        2.2.5 没有认识到利润是资本对劳动剥削的结果第20页
        2.2.6 以资产阶级的价值判断分析利润理论第20-21页
第3章 大卫·李嘉图对古典经济学利润理论的发展第21-28页
    3.1 大卫·李嘉图利润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1-25页
        3.1.1 明确利润是劳动创造的价值第21-22页
        3.1.2 利润和工资是商品价值构成的两部分第22-23页
        3.1.3 利润在交换的市场价格中实现第23页
        3.1.4 利润率具有平均化的趋势第23-25页
    3.2 对大卫·李嘉图利润理论的评析第25-28页
        3.2.1 认为劳动价值论是唯一的分析基础是进步的第25页
        3.2.2 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进步的第25-26页
        3.2.3 发现了利润平均化的趋势是进步的第26页
        3.2.4 承认利润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是进步的第26-27页
        3.2.5 没有认识到资本分配利润是对劳动者的剥削第27-28页
第4章 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利润理论的继承与批判第28-43页
    4.1 马克思利润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8-33页
        4.1.1 科学划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第28-29页
        4.1.2 价值增殖是可变资本创造的第29-30页
        4.1.3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创造的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第30页
        4.1.4 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第30-32页
        4.1.5 利润与利润率的平均化第32-33页
    4.2 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利润理论的批判第33-38页
        4.2.1 批判了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利润是资本的报酬第34-35页
        4.2.2 批判了古典经济学家掩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第35-36页
        4.2.3 批判了古典经济学家在利润分析中的资产阶级立场第36-37页
        4.2.4 批判了其利润是交换剩余的观点第37-38页
    4.3 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利润理论的发展第38-43页
        4.3.1 以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为分析基础第38-39页
        4.3.2 发展了亚当·斯密利润是私有制产物的观点第39页
        4.3.3 发展了大卫·李嘉图利润是劳动者创造的观点第39-40页
        4.3.4 发现了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第40-41页
        4.3.5 发展了大卫·李嘉图工资与利润对立的观点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作者简介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频聚合平台深层链接服务侵权问题研究
下一篇:知识产权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