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商业性债转股概论 | 第7-12页 |
一、债转股概论 | 第7-8页 |
(一)债转股产生背景 | 第7页 |
(二)债转股的概念及分类 | 第7-8页 |
二、商业性债转股与政策性债转股的比较分析 | 第8-9页 |
三、商业性债转股的法律特征分析 | 第9-12页 |
(一)商业性债转股与其它法律概念的比较 | 第9-11页 |
(二)商业性债转股的法律特征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我国商业性债转股制度的立法实践与分析 | 第12-18页 |
一、商业性债转股的法律适用及适用范围 | 第12-13页 |
(一)商业性债转股在合同之债中的适用 | 第12页 |
(二)商业性债转股在人民法院生效的确认判决中的适用 | 第12页 |
(三)商业性债转股在经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或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中的适用 | 第12-13页 |
二、商业性债转股的意义 | 第13页 |
三、商业性债转股中的利益博弈分析 | 第13-16页 |
(一)商业性债转股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 第13-14页 |
(二)商业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利益博弈 | 第14页 |
(三)中小股东与大股东的利益博弈 | 第14-15页 |
(四)商业性债转股企业与第三方债权人的利益博弈 | 第15-16页 |
四、商业性债转股的法律风险提示 | 第16-18页 |
(一)商业性债转股实施存在法律制度的阻碍 | 第16页 |
(二)商业性债转股对银行资本的制度考察 | 第16-17页 |
(三)商业性债转股企业选择及退出问题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境外商业性债转股的制度考察 | 第18-24页 |
一、境外债权出资的国内外比较 | 第18-20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地区)对债权出资问题的立法概况 | 第18-19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对债权出资问题的立法概况 | 第19-20页 |
二、国外商业性债转股问题的立法概况 | 第20-22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对商业性债转股问题的立法概况 | 第20-21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对商业性债转股问题的立法概况 | 第21-22页 |
三、对境外商业性债转股的经验借鉴 | 第22-24页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支持 | 第22页 |
(二)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 | 第22-24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商业性债转股的法律构想 | 第24-29页 |
一、完善债权出资的风险防范机制 | 第24-25页 |
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 | 第25-26页 |
(一)利用地方性规章保障商业性债转股实施 | 第25页 |
(二)对商业银行的投资限制进行适当放宽 | 第25-26页 |
(三)完善对转股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 | 第26页 |
三、降低公司运营风险和银行资金融通风险 | 第26-27页 |
(一)结合企业改革降低运营风险 | 第26-27页 |
(二)创新风险隔离防范机制 | 第27页 |
四、审慎选择目标企业,完善退出机制 | 第27-29页 |
(一)明确目标企业选择条件 | 第27-28页 |
(二)完善退出机制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