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1.2 植物花粉发育 | 第8-10页 |
1.3 辣椒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第10页 |
1.4 控制花器官发育的ABCDE模型 | 第10-12页 |
1.4.1 ABC模型 | 第10-11页 |
1.4.2 E类基因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5 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12-13页 |
1.6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 | 第13-14页 |
1.6.1 VIGS技术原理 | 第13页 |
1.6.2 VIGS载体 | 第13-14页 |
1.6.3 VIGS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14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间花药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15-3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5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15-19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9-33页 |
2.2.1 小孢子形态观察 | 第19-20页 |
2.2.2 蛋白质样品浓度及质量检测 | 第20-21页 |
2.2.3 原始数据分析及蛋白的鉴定 | 第21-23页 |
2.2.4 差异蛋白的鉴定 | 第23-24页 |
2.2.5 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 | 第24-30页 |
2.2.6 差异表达蛋白的转录水平分析 | 第30页 |
2.2.7 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第30-31页 |
2.2.8 线粒体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 第31-32页 |
2.2.9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第32-33页 |
2.3 讨论 | 第33-36页 |
2.3.1 花粉外壁合成相关蛋白 | 第33-34页 |
2.3.2 活性氧与绒毡层细胞程序性死亡 | 第34页 |
2.3.3 线粒体代谢相关蛋白 | 第34-36页 |
2.3.4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上调的蛋白 | 第36页 |
2.4 结论 | 第36-38页 |
第三章 辣椒CaSEP5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第38-6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8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38页 |
3.1.2 菌株和主要试剂 | 第38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38-4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8-62页 |
3.2.1 辣椒CaSEP-like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48-52页 |
3.2.2 辣椒CaSEP-like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 | 第52-57页 |
3.2.3 辣椒CaSEP5基因调节花器官中激素的含量与分布 | 第57页 |
3.2.4 辣椒CaSEP5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57-58页 |
3.2.5 辣椒CaSEP5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58-59页 |
3.2.6 辣椒CaSEP5蛋白与其他CaSEP-like蛋白,及B、C类蛋白间的互作分析 | 第59-60页 |
3.2.7 辣椒CaSEP5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60-62页 |
3.3 讨论 | 第62-64页 |
3.3.1 SEP基因进化的保守性与多样性 | 第62-63页 |
3.3.2 SEP基因功能的保守性与多样性 | 第63-64页 |
3.3.3 植物激素调控花器官的发育 | 第64页 |
3.4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