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南亚热带红椎马尾松纯林及其混交林土壤磷形态分布特征与流失风险评价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土壤磷形态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1 土壤磷存在形态与分级测定第13-15页
        1.2.2 土壤磷的植物有效性第15页
        1.2.3 土壤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第15-16页
    1.3 土壤磷流失风险的研究进展第16-19页
        1.3.1 土壤磷对环境的潜在威胁第16页
        1.3.2 土壤固磷方式第16-17页
        1.3.3 土壤磷流失途径及影响因素第17-18页
        1.3.4 土壤磷流失风险评价方法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21-26页
    2.1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第21-22页
        2.1.1 样地设置第21页
        2.1.2 样品采集第21-22页
    2.2 测试分析方法第22-25页
        2.2.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第22-23页
        2.2.2 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测定方法第23页
        2.2.3 土壤无机磷分级测定方法第23页
        2.2.4 土壤有机磷分组测定方法第23-24页
        2.2.5 土壤磷流失风险评价指标测定方法第24-25页
    2.3 统计分析方法第25-26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6-45页
    3.1 土壤性质分析第26页
    3.2 土壤无机磷特征分析第26-34页
        3.2.1 土壤无机磷各组分含量及分布情况第26-30页
        3.2.2 土壤无机磷各组分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分析第30-34页
    3.3 土壤有机磷特征分析第34-39页
        3.3.1 土壤有机磷各组分含量及分布情况第34-36页
        3.3.2 土壤有机磷各组分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分析第36-39页
    3.4 土壤磷流失风险综合评价第39-45页
        3.4.1 Olsen-P等级法分析磷流失风险第39-41页
        3.4.2 土壤固磷指标分析流失风险第41-45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45-53页
    4.1 讨论第45-51页
        4.1.1 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45-47页
        4.1.2 土壤有机磷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47-49页
        4.1.3 土壤磷流失风险第49-51页
    4.2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沙土盐水胶结实验性研究
下一篇: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不同季节盐生植物光谱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