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甘肃寨上金矿原生晕分带与深部矿体预测模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1-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页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4-15页
    1.5 技术路线与预期成果第15-17页
    1.6 完成工作量第17-18页
2 区域地质第18-27页
    2.1 大地构造背景第18-19页
    2.2 区域地质概况第19-24页
        2.2.1 区域地层第19-22页
        2.2.2 区域构造第22-23页
        2.2.3 区域岩浆岩第23-24页
    2.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第24-26页
    2.4 区域矿产第26-27页
3 矿区地质第27-34页
    3.1 地层第28-31页
        3.1.1 中泥盆统岩性组(D_2)第28-30页
        3.1.2 上泥盆统岩性组(D_3)第30页
        3.1.3 下二叠统岩性组(P_1)第30-31页
        3.1.4 第三系岩性组(E)第31页
        3.1.5 第四系沉积物(Q_4)第31页
    3.2 构造第31-32页
        3.2.1 褶皱第31-32页
        3.2.2 断裂第32页
    3.3 岩浆岩第32-34页
4 矿床地质第34-44页
    4.1 北矿带第34页
    4.2 南矿带第34-35页
    4.3 矿石第35-41页
        4.3.1 矿石类型第35-37页
        4.3.2 矿石矿物成分第37-40页
        4.3.3 矿石结构构造第40-41页
    4.4 围岩蚀变矿化特征第41-42页
    4.5 成矿阶段划分第42-44页
5 原生晕分带特征与深部矿体预测模型第44-67页
    5.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第44页
    5.2 因子分析第44-48页
    5.3 原生晕轴向分带第48-64页
        5.3.1 异常划分第48-61页
        5.3.2 轴向分带序列的确定第61-63页
        5.3.3 北矿带148线剖面原生晕分带序列的形成机制第63-64页
    5.4 北矿带148线矿体深部预测模型第64-67页
6 结论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降雨入渗条件下非饱和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新田县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