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1-15页 |
1.2.1 自行小车主要结构形式的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2.2 自行小车悬挂输送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3页 |
1.2.3 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20页 |
1.3.1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内容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 第16-18页 |
1.3.3 技术路线与技术措施 | 第18-19页 |
1.3.4 系统整体架构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电动单轨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 | 第21-33页 |
2.1 整体拓扑结构 | 第21-22页 |
2.2 系统悬挂结构设计 | 第22-26页 |
2.2.1 系统行走路线所用轨道 | 第22-24页 |
2.2.2 系统悬挂结构 | 第24-26页 |
2.3 输送小车设计 | 第26页 |
2.4 输送小车行走机构设计 | 第26-27页 |
2.5 升降机设计 | 第27-28页 |
2.6 道岔设计 | 第28-29页 |
2.7 工装吊具设计 | 第29-30页 |
2.8 维修段设计 | 第30-31页 |
2.9 预装工位设计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电动单轨自行小车输送系统动作设计 | 第33-41页 |
3.1 小车升降段的动作设计 | 第33-34页 |
3.2 小车快速、慢速运行功能设计 | 第34-35页 |
3.3 小车车型识别功能设计 | 第35-36页 |
3.4 等待区的功能设计 | 第36-37页 |
3.5 上料工位段功能设计 | 第37-38页 |
3.6 下料工位段功能设计 | 第38-39页 |
3.7 其他功能设计 | 第39-40页 |
3.7.1 底板下线、上线处理功能设计 | 第39-40页 |
3.7.2 车型工件错误处理功能设计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电动单轨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第41-54页 |
4.1 主控制柜 | 第41-45页 |
4.1.1 PLC控制程序设计 | 第43页 |
4.1.2 控制系统硬件 | 第43-44页 |
4.1.3 车型吊具识别设计控制 | 第44-45页 |
4.1.4 吊具储存区设计控制 | 第45页 |
4.2 现场操作柜 | 第45-46页 |
4.3 小车控制 | 第46-48页 |
4.4 升降机控制 | 第48页 |
4.5 控制系统展现过程 | 第48-50页 |
4.5.1 控制系统质量要求 | 第48-49页 |
4.5.2 过程监视控制系统 | 第49页 |
4.5.3 车间电子显示过程 | 第49-50页 |
4.6 供电设计 | 第50页 |
4.6.1 系统供电要求 | 第50页 |
4.6.2 系统供电操作 | 第50页 |
4.7 基于数据控制平台的集成模型与接口 | 第50-51页 |
4.8 系统现场测试和运行 | 第51-52页 |
4.8.1 手动操作 | 第51页 |
4.8.2 自动运行 | 第51-52页 |
4.8.3 带产品生产试运行 | 第52页 |
4.8.4 测试运行结果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输送生产线贯穿PLM的应用 | 第54-58页 |
5.1 生产线流程 | 第54页 |
5.2 对PLM的需求 | 第54-55页 |
5.2.1 产品制造数据的建立 | 第54页 |
5.2.2 产品制造数据的管理 | 第54-55页 |
5.2.3 软件工具集成 | 第55页 |
5.2.4 协同工作 | 第55页 |
5.3 PLM实现的基本功能 | 第55-56页 |
5.4 PLM的实施成果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输送生产线的绿色制造及智能制造 | 第58-64页 |
6.1 全面优化提升 | 第58-59页 |
6.1.1 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足 | 第58页 |
6.1.2 产品附加值较高,品牌竞争力强 | 第58页 |
6.1.3 能耗高,效率低 | 第58页 |
6.1.4 信息化水平较高 | 第58-59页 |
6.2 实现绿色和智能生产线的创新 | 第59-63页 |
6.2.1 绿色制造 | 第59-61页 |
6.2.2 智能制造 | 第61-62页 |
6.2.3 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是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词”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