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变量注释表 | 第15-16页 |
| 1 绪论 | 第16-28页 |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 2 停采线侧隔离注浆充填理论研究 | 第28-34页 |
| 2.1 采动覆岩隔离注浆充填理论 | 第28-29页 |
| 2.2 停采线侧隔离注浆充填基本涵义和主要问题 | 第29-32页 |
| 2.3 停采线侧隔离注浆充填控制区域的确定原则 | 第32-34页 |
| 3 停采线侧隔离注浆充填控制区域的模拟研究 | 第34-56页 |
| 3.1 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基础 | 第34-35页 |
| 3.2 相似模拟实验方法 | 第35-42页 |
| 3.3 相似模拟实验过程 | 第42-48页 |
| 3.4 第1组孔距压煤线不同距离时地表下沉规律 | 第48-52页 |
| 3.5 停采线距压煤线不同距离时地表下沉规律 | 第52-55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4 停采线侧隔离注浆充填钻孔变形破坏的模拟研究 | 第56-70页 |
| 4.1 钻孔与围岩共同作用机理力学分析 | 第56-59页 |
| 4.2 钻孔在工作面推过前后变形破坏规律 | 第59-65页 |
| 4.3 钻孔破坏形式 | 第65-6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5 停采线侧隔离注浆充填的工程实践及实测验证 | 第70-72页 |
| 5.1 试验工作面基本条件 | 第70页 |
| 5.2 试验工作面第1组孔的位置对村庄控制区域减沉的效果验证 | 第70-72页 |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 6.2 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 作者简历 | 第80-82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