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新创公司控制权实现形式的法理分析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8页
导言第12-18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2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12-13页
    三、文献综述第13-16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6页
    五、论文结构第16-17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7-18页
第一章 新创公司控制权的创新与困境第18-22页
    一、新创公司概念的引入第18页
    二、新创公司的控制权困境第18-21页
        (一)控制权缺乏稳定性第18-19页
        (二)控制权易主的救济不足第19-20页
        (三)新创公司对控制权实现提出的新要求第20-21页
    三、问题的提出第21-22页
第二章 公司控制权的核心权能与固有特征第22-26页
    一、公司控制权的核心权能第22-23页
        (一)学说分野第22页
        (二)维度分野第22-23页
    二、公司控制权的固有特征第23-26页
        (一)控制权的类别化第23-24页
        (二)控制权的特征第24-26页
第三章 公司控制权的实现形式:控制权的单一性与多样化研究第26-38页
    一、一股一权的争议与变迁第26-27页
    二、从重大事项表决权层面进行的协议安排第27-29页
        (一)表决权代理第27页
        (二)累积投票第27-28页
        (三)信托制中表决权与股权的分离:表决权信托和受益权信托第28页
        (四)股东表决权拘束协议第28-29页
        (五)限制性条款第29页
        (六)小结第29页
    三、类别股对同股同权的突破第29-32页
        (一)股东同质性假设的缺陷第29-30页
        (二)股东的异质化第30-31页
        (三)类别股赋予了控制权重新配置的可能性第31页
        (四)类别股对融资结构的包容性和适应性第31页
        (五)广泛应用的双层股权第31-32页
    四、提名权的分离与人事任免权的保留第32-33页
        (一)董事任免权是公司控制权的核心第32-33页
    五、控制权的变迁逻辑第33-38页
        (一)控制权的界定由主体判断标准转变为客体判断标准第34页
        (二)独立性趋强第34-35页
        (三)在趋同与异化之间反复博弈第35页
        (四)从合同法到组织法再到合同法第35-36页
        (五)控制权的共治第36页
        (六)控制权的综合实现第36-37页
        (七)商事实践与商事规则的互动与博弈第37-38页
第四章 新创公司控制权配置的法理基础第38-47页
    一、对资本强权观的克服与检讨第38-40页
    二、新创公司的特质——类型化意义第40-41页
        (一)智力资本的专用性较强第40页
        (二)新创公司的回报周期较长第40-41页
        (三)智力要素投资者的控制权配置第41页
    三、代理成本控制与转移第41-44页
    四、受益权是股权的基础权能——控制权与受益权可分离第44页
    五、股东的异质性与契约自由第44页
    六、融资结构对控制权分配的影响第44-45页
    七、前期投资的风险应体现在控制权配置中——公司经营史的维度第45-46页
    八、不同阶段灵活配置法权形态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3-55页
后记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亏损交易反避税规则研究
下一篇: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的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