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呼吸系肿瘤论文--肺肿瘤论文

miR-486-3p靶向调控HAMP基因对肺癌H520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英文缩略词简表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6页
第二章 HAMP及miR-486-3p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6-38页
    2.1 实验材料第17-20页
        2.1.1 NSCLC临床组织标本第17页
        2.1.2 细胞株第17页
        2.1.3 主要试剂第17-18页
        2.1.4 相关试剂的配制第18-19页
        2.1.5 主要仪器第19-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8页
        2.2.1 临床标本及资料采集第20页
        2.2.2 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HAMP的表达第20-22页
        2.2.3 细胞培养第22-23页
        2.2.4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AMP mRNA、miR-486-3p的表达第23-27页
        2.2.5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7-28页
        2.2.6 统计学分析第28页
    2.3 结果第28-33页
        2.3.1 HAMP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第28-31页
        2.3.2 miR-486-3p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第31-32页
        2.3.3 HAMP mRNA及miR-486-3p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第32页
        2.3.4 肺癌细胞株中HAMP mRNA及miR-486-3p表达情况第32-33页
        2.3.5 生物信息学预测靶点第33页
    2.4 讨论第33-37页
    2.5 结论第37-38页
第三章 miR-486-3p靶向调控HAMP的表达研究第38-56页
    3.1 实验材料第38-41页
        3.1.1 细胞株第38-39页
        3.1.2 主要试剂第39-40页
        3.1.3 相关试剂配制第40-41页
        3.1.4 主要仪器第41页
    3.2 实验方法第41-46页
        3.2.1 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构建第41-44页
        3.2.2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第44-45页
        3.2.3 miR-486-3p调控HAMP的表达第45-46页
        3.2.4 统计学分析第46页
    3.3 结果第46-51页
        3.3.1 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构建第46-48页
        3.3.2 miR-486-3p靶向调控HAMP的表达第48-51页
    3.4 讨论第51-54页
    3.5 结论第54-56页
第四章 miR-486-3p靶向调控HAMP对肺癌H520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第56-82页
    4.1 实验材料第57-60页
        4.1.1 细胞株及血清标本第57页
        4.1.2 主要试剂第57-59页
        4.1.3 相关试剂配制第59-60页
        4.1.4 主要仪器第60页
    4.2 实验方法第60-66页
        4.2.1 miR-486-3p表达质粒及对照质粒的构建及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第60-61页
        4.2.2 HAMP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第61-62页
        4.2.3 Western-blot检测第62-64页
        4.2.4 免疫荧光试验第64页
        4.2.5 细胞增殖实验第64-65页
        4.2.6 细胞及血清中总铁的检测第65-66页
        4.2.7 统计学分析第66页
    4.3 结果第66-76页
        4.3.1 稳定表达miR-486-3p肺癌H520细胞株的构建第66-67页
        4.3.2 HAMP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验证第67-68页
        4.3.3 高表达miR-486-3p对肺癌细胞H520细胞增殖的影响第68-70页
        4.3.4 pIRES-neo3-Flag-HAMP瞬转H520-miR-486-3p细胞对增殖的影响第70-72页
        4.3.5 H520-miR-486-3p及H520-control细胞中HAMP、ferroportin表达水平及细胞总铁的检测第72-75页
        4.3.6 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血清铁检测第75-76页
    4.4 讨论第76-81页
    4.5 结论第81-82页
总结论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0页
综述一第90-100页
    参考文献第95-100页
综述二第100-124页
    参考文献第115-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晶状体上皮细胞光损伤与活性氧作用及TGF-β2/Smad3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
下一篇:肠胃癌血清miRNAs诊断模型的建立和组织蛋白酶D增强胃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