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厅壁记及其史料价值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上篇:厅壁记概述 | 第11-39页 |
第一节 厅壁记的释义、著录及分布 | 第11-27页 |
一、释义特征 | 第11-14页 |
二、著录情况 | 第14-18页 |
三、分布状况 | 第18-24页 |
四、题写方式 | 第24-27页 |
第二节 厅壁记的作者 | 第27-39页 |
一、作者群体 | 第27-35页 |
二、写作方式 | 第35-39页 |
下篇:厅壁记的史料价值 | 第39-71页 |
第一节 厅壁记所见公廨营修诸问题 | 第39-46页 |
一、公廨各厅堂的布局及功能 | 第39-41页 |
二、厅壁记中所见唐人公廨观 | 第41-43页 |
三、厅壁记中公廨营修的背景 | 第43-44页 |
四、材料、人力及经费诸问题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厅壁记中所见的郡邑公厨 | 第46-52页 |
一、公厨的缘起和渊源 | 第46-47页 |
二、郡邑公厨的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三、公厨的食料来源 | 第49-50页 |
四、食堂的建制和环境 | 第50页 |
五、设立公厨的宗旨 | 第50-52页 |
第三节 职官 | 第52-64页 |
一、右街副使 | 第52-54页 |
二、东渭桥给纳使 | 第54-56页 |
三、馆驿使 | 第56-58页 |
四、押藩舶使 | 第58-61页 |
五、监祭使 | 第61-64页 |
第四节 厅壁记中记载的经济、地理和民风 | 第64-71页 |
一、经济 | 第64-68页 |
二、地理和民风 | 第68-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