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含水期地层压力评价方法及分层测压工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地层压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30页 |
1.1 试井解释方法 | 第10-14页 |
1.1.1 出现径向流直线段试井解释方法 | 第10-11页 |
1.1.2 不出现径向流直线段的试井解释方法 | 第11-12页 |
1.1.3 杏1-3东试井解释地层压力 | 第12-14页 |
1.2 数值模拟方法 | 第14-20页 |
1.3 两种方法对比 | 第20-30页 |
1.3.1 单井地层压力对比 | 第20-24页 |
1.3.2 平均地层压力对比 | 第24-29页 |
1.3.3 不同方法优缺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影响地层压力的主要因素 | 第30-40页 |
2.1 影响地层压力的主要因素 | 第30-40页 |
2.1.1 注采比 | 第30-31页 |
2.1.2 注采井数比 | 第31-33页 |
2.1.3 油层物性 | 第33-34页 |
2.1.4 砂体发育 | 第34-36页 |
2.1.5 注采井网 | 第36-37页 |
2.1.6 含水率 | 第37-40页 |
第三章 油水井地层压力相关性研究 | 第40-47页 |
3.1 油井静压、流压、产液量关系 | 第40-41页 |
3.2 水井静压、流压、注入量关系 | 第41-43页 |
3.3 油层平均压力与油水井静压关系 | 第43-47页 |
3.3.1 油水井地层压力之间的差别 | 第43-45页 |
3.3.2 油层平均压力与油水井静压的关系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特高含水期评价地层压力综合方法 | 第47-67页 |
4.1 试井解释加权平均地层压力 | 第47-57页 |
4.1.1 孔隙体积加权地层压力 | 第47-51页 |
4.1.2 流动系数加权地层压力 | 第51-55页 |
4.1.3 综合加权地层压力 | 第55-57页 |
4.2 根据试井解释计算供给边缘压力 | 第57-59页 |
4.3 根据注采比计算地层压力 | 第59-61页 |
4.3.1 油藏工程方法 | 第59-60页 |
4.3.2 经验方法 | 第60-61页 |
4.4 根据产液量计算地层压力 | 第61-63页 |
4.5 地层压力综合评价 | 第63-65页 |
4.6 开发调整后地层压力变化 | 第65-67页 |
第五章 分层测压工艺技术研究 | 第67-79页 |
5.1 工作原理 | 第67-69页 |
5.2 室内试验 | 第69-71页 |
5.3 现场试验 | 第71-77页 |
5.3.1 分层测静压与笼统测静压对比试验 | 第71-74页 |
5.3.2 开井测静压试验 | 第74-76页 |
5.3.3 摸索作业井压力恢复周期试验 | 第76-77页 |
5.4 监测钻关恢复井的压力恢复情况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详细摘要 | 第8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