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课题来源与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1.2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17-19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2.1 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页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2.1.3 研究不足 | 第20页 |
2.2 个性化通风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2.2.3 研究不足 | 第22页 |
2.3 室内环境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3.3 研究不足 | 第23页 |
2.4 小结 | 第23-24页 |
3 个性化通风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24-33页 |
3.1 个性化通风的机理 | 第24页 |
3.2 数值模拟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3.2.1 CFD 简介 | 第24-25页 |
3.2.2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5-27页 |
3.2.3 湍流模型 | 第27-28页 |
3.3 个性化通风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 | 第28-33页 |
3.3.1 空气龄 | 第28-31页 |
3.3.2 送风可及性 | 第31页 |
3.3.3 空气传播疾病感染概率的 Wells-Riley 模型 | 第31-33页 |
4 数值模拟方法的验证 | 第33-41页 |
4.1 验证概述 | 第33-36页 |
4.1.1 计算对象 | 第33-35页 |
4.1.2 网格划分 | 第35-36页 |
4.1.3 数值模型 | 第36页 |
4.1.4 边界条件 | 第36页 |
4.2 数值模拟结果 | 第36-38页 |
4.3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38-39页 |
4.4 结论 | 第39-41页 |
5 婴儿睡眠环境的个性化通风设计 | 第41-45页 |
5.1 个性化通风的送风方式 | 第41-42页 |
5.1.1 覆盖式个性化通风(WCPV) | 第41-42页 |
5.1.2 置换式个性化通风(DPV) | 第42页 |
5.2 WCPV 的个性化通风设计 | 第42-43页 |
5.2.1 个性化通风装置 | 第42页 |
5.2.2 个性化通风的送风温度 | 第42-43页 |
5.2.3 个性化通风的送风量 | 第43页 |
5.2.4 个性化通风的送风速度 | 第43页 |
5.3 DPV 的个性化通风设计 | 第43-44页 |
5.3.1 个性化通风装置 | 第43-44页 |
5.3.2 个性化通风的送风温度 | 第44页 |
5.3.3 个性化通风的送风量 | 第44页 |
5.3.4 个性化通风的送风速度 | 第44页 |
5.4 小结 | 第44-45页 |
6 婴儿睡眠环境的个性化通风应用效果 | 第45-76页 |
6.1 送风方式对个性化通风应用效果的影响 | 第45-55页 |
6.1.1 计算对象 | 第45-47页 |
6.1.2 案例设置 | 第47页 |
6.1.3 网格划分 | 第47页 |
6.1.4 边界条件 | 第47-48页 |
6.1.5 送风方式对婴儿头部周边的热环境的影响 | 第48-49页 |
6.1.6 送风方式对婴儿呼吸域的换气效率的影响 | 第49-52页 |
6.1.7 送风方式对婴儿呼吸域的污染暴露的影响 | 第52-54页 |
6.1.8 小结 | 第54-55页 |
6.2 个性化通风的送风量对个性化通风应用效果的影响 | 第55-64页 |
6.2.1 计算对象 | 第55页 |
6.2.2 案例设置 | 第55-56页 |
6.2.3 网格划分 | 第56页 |
6.2.4 边界条件 | 第56-57页 |
6.2.5 个性化通风的送风量对婴儿头部周边的热环境的影响 | 第57-58页 |
6.2.6 个性化通风的送风量对婴儿呼吸域的换气效率的影响 | 第58-61页 |
6.2.7 个性化通风的送风量对婴儿呼吸域的污染暴露的影响 | 第61-63页 |
6.2.8 小结 | 第63-64页 |
6.3 婴儿睡姿对个性化通风应用效果的影响 | 第64-74页 |
6.3.1 计算对象 | 第65-66页 |
6.3.2 案例设置 | 第66-67页 |
6.3.3 网格划分 | 第67页 |
6.3.4 边界条件 | 第67-68页 |
6.3.5 婴儿睡姿对婴儿头部周边的热环境的影响 | 第68-69页 |
6.3.6 婴儿睡姿对婴儿呼吸域的换气效率的影响 | 第69-71页 |
6.3.7 婴儿睡姿对婴儿呼吸域的污染暴露的影响 | 第71-74页 |
6.3.8 小结 | 第74页 |
6.4 婴儿睡眠环境的个性化通风设计策略 | 第74-7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7.1 结论 | 第76-77页 |
7.2 本研究的不足 | 第77页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附录 1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85页 |
附录 2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