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现状 | 第10-11页 |
1.1.2 新型生活污水资源化技术 | 第11-12页 |
1.2 污水固液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1.2.1 沉淀技术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2.2 膜过滤技术研究概况 | 第16-20页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0-22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20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试验材料、装置和方法 | 第22-28页 |
2.1 试验装置 | 第22-23页 |
2.1.1 批式混凝试验装置 | 第22页 |
2.1.2 两级活性炭-动态膜污水直接过滤反应器装置 | 第22-23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23-25页 |
2.2.1 污水来源及水质特点 | 第23页 |
2.2.2 基质及种泥来源和特性 | 第23-24页 |
2.2.3 主要试验材料及试剂 | 第24-25页 |
2.3 测试分析方法 | 第25-28页 |
2.3.1 常规指标测试方法 | 第25页 |
2.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5-26页 |
2.3.3 混凝试验方法 | 第26页 |
2.3.4 清水膜阻力测定方法 | 第26页 |
2.3.5 粒径分布测试方法 | 第26页 |
2.3.6 甲烷含量测定 | 第26页 |
2.3.7 产甲烷潜力试验 | 第26-28页 |
3 动态膜过滤反应器中预涂剂与膜基材的筛选 | 第28-40页 |
3.1 生活污水的水质特征 | 第28-29页 |
3.2 批式混凝试验筛选预涂剂 | 第29-32页 |
3.2.1 混凝剂的筛选 | 第29页 |
3.2.2 单独投加混凝剂时最佳投药量的确定 | 第29-31页 |
3.2.3 复合混凝剂最佳投药量的确定 | 第31-32页 |
3.3 动态膜过滤试验筛选预涂剂 | 第32-36页 |
3.3.1 只投加PAC | 第32-33页 |
3.3.2 只投加PACl | 第33-35页 |
3.3.3 混合投加PAC+PACl | 第35-36页 |
3.4 动态膜基材的筛选 | 第36-38页 |
3.4.1 清水膜通量的比选 | 第36-37页 |
3.4.2 有机物截留能力的比选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 两级活性炭-动态膜污水直接过滤工艺的构建与优化 | 第40-56页 |
4.1 实验设计 | 第40-42页 |
4.2 一级动态膜过滤反应器运行影响因素 | 第42-47页 |
4.2.1 PAC粒径 | 第42-43页 |
4.2.2 PAC投加量 | 第43-44页 |
4.2.3 一级反应器长期运行模式探索 | 第44-47页 |
4.3 PAC粒径对二级动态膜过滤反应器运行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 两级动态膜长期运行效果分析 | 第48-53页 |
4.4.1 过滤特性 | 第48-50页 |
4.4.2 有机物截留特性 | 第50-52页 |
4.4.3 有机物浓缩特性 | 第52页 |
4.4.4 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 | 第52-53页 |
4.5 浓缩产物产甲烷潜能分析 | 第53-55页 |
4.5.1 COD物料衡算 | 第53-54页 |
4.5.2 产甲烷潜力分析 | 第54-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6-58页 |
5.1 结论 | 第56-57页 |
5.2 建议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附录 硕士阶段发表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