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谐波和功率因数 | 第11-12页 |
1.3 三相整流器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3.1 三相整流器拓扑结构的研究 | 第12-15页 |
1.3.2 三相整流器数学建模的研究 | 第15页 |
1.3.3 三相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VIENNA 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及数学建模 | 第18-29页 |
2.1 VIENNA 整流器的工作原理 | 第18-22页 |
2.1.1 单相 VIENNA 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2.1.2 三相 VIENNA 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20-22页 |
2.2 三相 VIENNA 整流器的数学建模 | 第22-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三相 VIENNA 整流器的控制器设计 | 第29-34页 |
3.1 电流内环控制设计 | 第29-32页 |
3.1.1 电流内环前馈解耦策略 | 第29-30页 |
3.1.2 电流内环 PI 控制参数设计 | 第30-32页 |
3.2 电压外环控制设计 | 第32-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三相 VIENNA 整流器的空间矢量调制方式 | 第34-49页 |
4.1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概述 | 第34页 |
4.2 VIENNA 整流器的空间矢量分布 | 第34-37页 |
4.3 VIENNA 整流器的空间矢量调制方式 | 第37-46页 |
4.3.1 三相 PWM 整流器空间矢量调制的扇区划分 | 第37-38页 |
4.3.2 基于 坐标系的三相 VIENNA 整流器的空间矢量调制方式 | 第38-39页 |
4.3.3 基于 gh坐标系的三相 VIENNA 整流器的空间矢量调制方式 | 第39-41页 |
4.3.4 基于两电平方式的三相 VIENNA 整流器的空间矢量调制方式 | 第41-46页 |
4.4 中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 第46-48页 |
4.4.1 不同基本矢量对电容中点电压的影响 | 第46-48页 |
4.4.2 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策略 | 第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三相 VIENNA 整流器系统设计 | 第49-63页 |
5.1 硬件系统结构图 | 第49-50页 |
5.2 主电路参数选择和设计 | 第50-52页 |
5.2.1 功率器件 MOSFET 管参数选择 | 第50页 |
5.2.2 快速恢复二极管参数选择 | 第50-51页 |
5.2.3 交流侧电感的设计 | 第51页 |
5.2.4 直流侧电容的设计 | 第51-52页 |
5.3 硬件电路设计 | 第52-57页 |
5.3.1 直流侧电压采样电路 | 第52-53页 |
5.3.2 交流侧电流采样电路 | 第53-54页 |
5.3.3 过零检测电路 | 第54页 |
5.3.4 输入过欠压保护电路 | 第54-56页 |
5.3.5 PWM 驱动电路 | 第56-57页 |
5.4 软件系统设计 | 第57-62页 |
5.4.1 系统软件时序 | 第58-59页 |
5.4.2 主程序 | 第59-60页 |
5.4.3 子程序 | 第60-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仿真与实验 | 第63-75页 |
6.1 仿真模型建立 | 第63-65页 |
6.2 仿真结果 | 第65-71页 |
6.3 实验结果 | 第71-73页 |
6.4 实验总结 | 第73-7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