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4页 |
1 陆川猪养殖与疾病现状 | 第14-15页 |
1.1 陆川猪养殖概况 | 第14页 |
1.2 陆川猪疫病概况 | 第14-15页 |
2 PRDC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2.1 PRDC的流行现状 | 第15页 |
2.2 PRDC的主要致病因素 | 第15-16页 |
2.3 PRDC的致病机理 | 第16页 |
3 PRDC的主要病原研究进展概述 | 第16-33页 |
3.1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 第17-19页 |
3.2 猪肺炎支原体(Mhp) | 第19-21页 |
3.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 第21-23页 |
3.4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 | 第23-24页 |
3.5 猪附红细胞体(E.suis) | 第24-26页 |
3.6 猪链球菌(SS) | 第26-28页 |
3.7 副猪嗜血杆菌(HPs) | 第28-30页 |
3.8 猪细环病毒(TTSuV) | 第30-33页 |
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34页 |
第二章 陆川猪PRDC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34-56页 |
1 材料 | 第34-38页 |
1.1 血清样品 | 第34页 |
1.2 病料样品 | 第34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36页 |
1.5 实验检测引物 | 第36-38页 |
2 方法 | 第38-41页 |
2.1 流行病学相关资料及样品的采集 | 第38页 |
2.2 清学检测方法 | 第38-39页 |
2.3 病原学检测方法 | 第39-41页 |
3 结果 | 第41-51页 |
3.1 初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第41-44页 |
3.2 清学检测结果 | 第44-47页 |
3.3 病原学检测结果 | 第47-51页 |
4 讨论 | 第51-55页 |
4.1 陆川猪养殖情况讨论 | 第52页 |
4.2 血清学与病原学检测情况讨论 | 第52-54页 |
4.3 陆川猪免疫情况讨论 | 第54页 |
4.4 陆川猪与其他猪种PRDC相关病原感染情况对比 | 第54-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第三章 陆川猪PCV2的分离鉴定 | 第56-71页 |
1 材料 | 第56-58页 |
1.1 病料来源 | 第56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56-57页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7页 |
1.4 实验检测引物 | 第57-58页 |
2 方法 | 第58-61页 |
2.1 病料处理 | 第58页 |
2.2 试剂配制 | 第58页 |
2.3 实验室PCR检测 | 第58-59页 |
2.4 组织样品处理 | 第59页 |
2.5 病毒的分离 | 第59页 |
2.6 分离病毒的PCR鉴定 | 第59页 |
2.7 分离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 | 第59-60页 |
2.8 PCV2全基因组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 第60-61页 |
3 结果 | 第61-68页 |
3.1 组织样品PCR检测结果 | 第61页 |
3.2 分离病毒的PCR鉴定结果 | 第61-62页 |
3.3 分离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结果 | 第62-63页 |
3.4 分离株全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第63页 |
3.5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 第63-64页 |
3.6 序列分析 | 第64-68页 |
4 讨论 | 第68-70页 |
5 结论 | 第70-71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1页 |
附录: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