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1.1 陆生植物的起源 | 第11页 |
1.2 水平基因转移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水平基因转移 | 第11-12页 |
1.2.2 水平基因转移的机制 | 第12-13页 |
1.2.3 水平基因转移在植物进化中的作用 | 第13-15页 |
1.3 纤维素酶家族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3.1 纤维素酶的分类 | 第15-16页 |
1.3.2 纤维素酶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第16-18页 |
1.3.3 纤维素酶基因在植物重要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 第18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30页 |
2.1 植物GH_11基因鉴定 | 第19页 |
2.2 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树构建 | 第19页 |
2.3 正选择作用检测 | 第19-20页 |
2.4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2.5 非生物胁迫处理 | 第20页 |
2.6 总RNA提取 | 第20-21页 |
2.7 第一链cDNA合成 | 第21-22页 |
2.8 定量RT-PCR | 第22-23页 |
2.9 拟南芥突变体纯杂合鉴定 | 第23-25页 |
2.9.1 拟南芥DNA的提取 | 第23页 |
2.9.2 拟南芥突变体纯杂合鉴定的“三引物法” | 第23-25页 |
2.10 拟南芥突变体表型鉴定 | 第25页 |
2.11 拟南芥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5-29页 |
2.11.1 纤维素酶活和纤维素酶各组分活性的测定 | 第25-26页 |
2.11.2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第26-28页 |
2.11.3 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含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2.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53页 |
3.1 植物中GH5_11基因的分布 | 第30-36页 |
3.2 GH5_11同源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36-38页 |
3.3 植物GH5_11同源基因的适应性进化 | 第38-41页 |
3.4 水稻GH5_11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1-43页 |
3.5 拟南芥GH5_11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3-45页 |
3.6 拟南芥GH5_11基因的突变体分析 | 第45-53页 |
3.6.1 拟南芥纯合突变体植株鉴定 | 第45-46页 |
3.6.2 拟南芥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 第46-50页 |
3.6.3 拟南芥突变体生理生化性质的分析 | 第50-53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3-58页 |
4.1 植物GH5_11基因的起源和进化模式 | 第53-54页 |
4.2 植物GH5_11重复基因的功能分化 | 第54-56页 |
4.3 植物GH5_11基因编码内切纤维素酶 | 第56-57页 |
4.4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附录 | 第65页 |
附表1 植物GH5_11基因信息表 | 第65-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