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莱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8-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五节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特色农业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4-20页 |
第一节 特色农业的概念 | 第14页 |
第二节 特色农业的形成条件 | 第14-16页 |
一 资源优势显著 | 第14-15页 |
二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 | 第15页 |
三 特色农产品市场建设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一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第16页 |
二 提高农民收入 | 第16页 |
三 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 第16-17页 |
第四节 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 区域经济学理论 | 第17页 |
二 农业产业化理论 | 第17-18页 |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页 |
四 生态学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莱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条件、现状及问题 | 第20-30页 |
第一节 莱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条件 | 第20-21页 |
一 自然条件 | 第20页 |
二 人口条件 | 第20-21页 |
三 政策条件 | 第21页 |
四 产品基础 | 第21页 |
第二节 莱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 第21-28页 |
一 龙头带动,特色农业布局初步形成 | 第23-25页 |
二 扶持引导,特色农业标准化品牌化 | 第25-26页 |
三 精品谋划,打造特色农业花果园 | 第26-27页 |
四 综合治理,改善特色农业生态环境 | 第27页 |
五 强农惠农,构建特色农业支撑体系 | 第27-28页 |
第三节 莱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一 农业保障体系不完善 | 第28页 |
二 农产品加工初级阶段 | 第28页 |
三 生产规模偏小 | 第28-29页 |
四 缺乏经济高效的主导品种 | 第29-30页 |
第四章 莱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案例 | 第30-37页 |
第一节 瀑拉谷休闲产业集群项目 | 第30-33页 |
一 土地流转 | 第30-31页 |
二 科技引进创新 | 第31-32页 |
三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 第32页 |
四 生产过程机械化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东方海洋集团的创新发展 | 第33-35页 |
一 本土养殖三文鱼 | 第33-34页 |
二 小分子蛋白肽提取 | 第34页 |
三 收购美国艾维可公司全部股权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案例启示 | 第35-37页 |
第五章 莱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 第37-42页 |
第一节 规划保障 | 第37-38页 |
一 现代农业产业 | 第37-38页 |
二 休闲农业产业 | 第38页 |
三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 第38页 |
第二节 创新发展方式 | 第38-39页 |
一 创新农业产业体系 | 第38-39页 |
二 培育农村电商产业 | 第39页 |
第三节 规模经营创品牌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加强监管 | 第40页 |
一 流动资金完善监管体系 | 第40页 |
二 强化农资市场监管 | 第40页 |
三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 | 第40页 |
第五节 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 第40-42页 |
一 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 第40-41页 |
二 推进农药减量 | 第41页 |
三 加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