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导言 | 第7-15页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7-8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7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缘起 | 第15-23页 |
一、时代背景 | 第15-19页 |
(一) 资本主义国家环境严重恶化 | 第15-16页 |
(二) 生态恶化引发人类思考 | 第16-17页 |
(三) 绿色运动在西方蓬勃发展 | 第17页 |
(四) 资本主义国家在生态问题上的伪善性 | 第17-19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一) 法兰克福学派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 | 第19-20页 |
(二)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兴起 | 第20-22页 |
(三) 佩珀的学术和思想转向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3-46页 |
一、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批判 | 第23-30页 |
(一) 揭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 | 第23-25页 |
(二) 生态帝国主义的危害 | 第25-28页 |
(三)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 | 第28-30页 |
二、返回新的人类中心主义视角 | 第30-39页 |
(一) 技术中心主义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再可能 | 第31-33页 |
(二) 生态中心主义阻碍人与生态共同发展 | 第33-35页 |
(三) 对资本主义“环境教育”的思考 | 第35-36页 |
(四) 返回新的人类中心主义 | 第36-39页 |
三、未来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 | 第39-46页 |
(一) 身为“红色绿党”的变革道路 | 第39-42页 |
(二) 适度的经济与科技发展模式 | 第42-43页 |
(三) 国家范围内的新型民主政治体制 | 第43-44页 |
(四) 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第44-46页 |
第三章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评析 | 第46-54页 |
一、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 | 第46-48页 |
(一) 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 | 第46-47页 |
(二) 在生态层面论证了资本主义失败的必然性 | 第47页 |
(三) 为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提供新的思考 | 第47-48页 |
二、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 | 第48-50页 |
(一) 对社会主义国家生态问题研究不足 | 第48-49页 |
(二)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够深刻 | 第49页 |
(三) 社会变革策略具有妥协性 | 第49-50页 |
三、佩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第50-54页 |
(一) 培育和践行保护自然财富的理念 | 第51页 |
(二) 树立和引导节能和环保的理性消费观 | 第51-52页 |
(三) 确立和增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 | 第52页 |
(四) 努力推动我国环境教育方式创新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