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消化系及腹部疾病论文--肠疾病论文--大肠疾病论文--结肠疾病论文

急性腹泻患者非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监测和基因分型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2-14页
前言第14-18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4-17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7-18页
一、非伤寒沙门氏菌的血清学分型和药敏分析第18-34页
    1.1 材料和方法第18-22页
        1.1.1 菌株来源第18页
        1.1.2 主要仪器第18-19页
        1.1.3 主要试剂第19页
        1.1.4 菌株的保存第19页
        1.1.5 菌株的分离和生化鉴定第19-20页
        1.1.6 菌株的PCR鉴定第20-21页
        1.1.7 菌株的血清学鉴定第21页
        1.1.8 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第21-22页
    1.2 结果第22-28页
        1.2.1 NTS菌株的临床资料第22-23页
        1.2.2 NTS菌株的分离和生化鉴定结果第23页
        1.2.3 菌株的PCR鉴定结果第23页
        1.2.4 菌株的血清学鉴定结果第23-24页
        1.2.5 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第24-28页
    1.3 讨论第28-33页
    1.4 小结第33-34页
二、非伤寒沙门氏菌的PFGE分析第34-47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34-39页
        2.1.1 菌株来源第34页
        2.1.2 主要仪器第34页
        2.1.3 主要试剂第34页
        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34-35页
        2.1.5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第35-39页
    2.2 结果第39-43页
    2.3 讨论第43-46页
        2.3.1 PFGE在NTS感染暴发中的作用第43-44页
        2.3.2 PFGE与血清型的对应关系第44-45页
        2.3.3 肠炎沙门氏菌可选择双酶切第45-46页
    2.4 小结第46-47页
三、非伤寒沙门氏菌的MLST分析第47-57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47-48页
        3.1.1 菌株来源第47页
        3.1.2 试剂和仪器第47页
        3.1.3 方法第47-48页
    3.2 结果第48-53页
        3.2.1 PCR扩增结果第48-49页
        3.2.2 MLST分型结果第49-52页
        3.2.3 STs间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第52-53页
    3.3 讨论第53-56页
    3.4 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6-67页
综述 非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和基因分型研究进展第67-78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73-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雌激素通过EphB/EphrinB信号通路对破骨细胞分化的调节
下一篇:HMGB1-Abox对SW480和THP-1细胞LPS/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