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论赵秉文的文学观与创作的关系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2-19页
第一章 赵秉文的文学观第19-42页
   ·文学创作目的论第19-26页
     ·对儒家诗教观念的继承第19-22页
     ·以意为主,提倡辞达第22-24页
     ·从提倡风雅到以俗为雅第24-26页
   ·文学创作方法论第26-31页
     ·转益多师第26-29页
     ·自成一家第29-31页
   ·文学创作风格论第31-42页
     ·中和为则,以诚为本第31-34页
     ·反对尖新、浮艳的文风第34-37页
     ·反对怪奇的文风第37-42页
第二章 赵秉文的文学观与创作的关系第42-58页
   ·赵秉文之创作与其目的论之间的矛盾第42-46页
     ·反映金代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第42-43页
     ·脱离金代社会现实的作品第43-45页
     ·创作与目的不一致的原因第45-46页
   ·赵秉文之创作与其方法论之间的矛盾第46-51页
     ·拟古之作第46-49页
     ·贴近生活之作第49-50页
     ·拟古之作较多,缺乏新意的原因第50-51页
   ·赵秉文之创作与其风格论之间的矛盾第51-58页
     ·表现和适之作第51-53页
     ·表现尖新、浮艳、苦吟、怪奇之作第53-56页
     ·有表现尖新、浮艳、苦吟、怪奇诗作的原因第56-58页
第三章 赵秉文的贡献与文学观的局限性第58-67页
   ·赵秉文的贡献第58-63页
     ·传承"正脉"文化第58-59页
     ·奖掖后进文人第59-63页
   ·赵秉文文学观的局限第63-67页
     ·时代的局限性第63页
     ·忽视了创作过程的完备性第63-64页
     ·文学理论滞后于文学创作第64-67页
结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个人简况第73-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元散曲中的屈原与陶渊明
下一篇:《碎金词谱》与《教坊记》同名曲调的考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