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 危险化学品管理 | 第11-15页 |
1.1 环境中酚类的概况 | 第11-13页 |
1.1.1 环境中酚类的来源 | 第11-12页 |
1.1.2 酚类化合物污染现状 | 第12-13页 |
1.2 环境中其它工业化学品概况 | 第13-15页 |
1.2.1 其它工业化学品来源 | 第13-14页 |
1.2.2 环境中其它工业化学品污染现状 | 第14-15页 |
2. 土壤植物毒性诊断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2.1 土壤植物毒性诊断的产生 | 第15页 |
2.2 植物毒性评价在化学品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2.3 酚类及其它工业化学品植物毒性研究现状 | 第16页 |
3. 本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 第17-30页 |
1. 引言 | 第17页 |
2. 土壤中酚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17-26页 |
2.1 供试试剂和仪器 | 第17-19页 |
2.2 溶液的配置和保存 | 第19-20页 |
2.3 前处理方法 | 第20页 |
2.4 仪器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2.5 质量控制 | 第21-22页 |
2.6 标线的配置 | 第22-23页 |
2.7 结果与讨论 | 第23-25页 |
2.7.1 快速溶剂萃取仪(ASE)萃取溶剂的确定 | 第23-24页 |
2.7.2 快速溶剂萃取仪(ASE)温度条件的确定 | 第24页 |
2.7.3 快速溶剂萃取仪(ASE)循环次数的确定 | 第24-25页 |
2.7.4 气相色谱条件确定 | 第25页 |
2.8 方法验证 | 第25-26页 |
3. 天津市大沽排污河沿岸 13 个土壤样品分析 | 第26-29页 |
3.1 土壤样品采集 | 第26-27页 |
3.2 土壤样品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分布 | 第27-2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酚类化合物的植物毒性研究 | 第30-42页 |
1. 引言 | 第30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2.1 供试材料和仪器 | 第30-3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2.2.1 预备实验 | 第31页 |
2.2.2 正式实验 | 第31-32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3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1页 |
3.1 氯酚化合物短期暴露对小麦和大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 第32-34页 |
3.2 对氯间二甲酚 | 第34页 |
3.3 烷基酚的毒性 | 第34-36页 |
3.4 二元酚的毒性 | 第36-37页 |
3.5 苯酚的毒性 | 第37-38页 |
3.6 4-硝基酚的毒性 | 第38-39页 |
3.7 双酚 A 的毒性 | 第39-40页 |
3.8 2-萘酚的毒性 | 第40页 |
3.9 13 种酚类化合物毒性趋势 | 第40-41页 |
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其它工业化学品化合物的植物毒性研究 | 第42-61页 |
1. 引言 | 第42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2.1 供试材料和仪器 | 第42-4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4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9页 |
3.1 增塑剂类化合物短期暴露对大麦苗期根伸长和芽伸长的影响 | 第44-48页 |
3.1.1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毒性 | 第44页 |
3.1.2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毒性 | 第44-45页 |
3.1.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毒性 | 第45页 |
3.1.4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的毒性 | 第45-46页 |
3.1.5 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DEHP)的毒性 | 第46-47页 |
3.1.6 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毒性 | 第47页 |
3.1.7 讨论 | 第47-48页 |
3.2 全氟烷酸类化合物短期暴露对大麦苗期根伸长和芽伸长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1 全氟十二烷酸(PFDoA)的毒性 | 第48-49页 |
3.2.2 全氟十三酸(PFTriDA)的毒性 | 第49页 |
3.2.3 讨论 | 第49页 |
3.3 卤系阻燃剂短期暴露对大麦苗期根伸长和芽伸长的影响 | 第49-51页 |
3.3.1 四溴双酚 A 的毒性 | 第49-50页 |
3.3.2 四氯双酚 A 的毒性 | 第50页 |
3.3.3 讨论 | 第50-51页 |
3.4 抑菌剂短期暴露对大麦苗期根伸长和芽伸长的影响 | 第51-52页 |
3.5 紫外吸收剂短期暴露对大麦苗期根伸长和芽伸长的影响 | 第52-55页 |
3.5.1 苯并噻唑的毒性 | 第52-53页 |
3.5.2 二苯甲酮的毒性 | 第53页 |
3.5.3 苯并三唑的毒性 | 第53-54页 |
3.5.4 5-甲基苯并三唑的毒性 | 第54页 |
3.5.5 讨论 | 第54-55页 |
3.6 纺织印染类化合物短期暴露对大麦苗期根伸长和芽伸长的影响 | 第55-58页 |
3.6.1 4,4'-亚甲基双(N, N-二甲基苯胺)的毒性 | 第55-56页 |
3.6.2 活性艳红 KE-3B 的毒性 | 第56页 |
3.6.3 直接蓝 71 的毒性 | 第56-57页 |
3.6.4 硫化黑的毒性 | 第57页 |
3.6.5 讨论 | 第57-58页 |
3.7 皮革工业类化合物短期暴露对大麦苗期根伸长和芽伸长的影响 | 第58-59页 |
3.7.1 次磷酸钠的毒性 | 第58页 |
3.7.2 二氧化硫脲的毒性 | 第58-59页 |
3.7.3 讨论 | 第5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第61-63页 |
附录 1 | 第63-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