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生防细菌的农药降解特性及其降解机制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8页
 1 拮抗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概况第12-17页
   ·目前拮抗细菌应用的主要种类第13-14页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第13页
     ·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p.)第13-14页
     ·土壤放射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第14页
     ·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p.)第14页
   ·拮抗细菌的抑菌机制和抑菌结果第14-16页
     ·拮抗作用第14-15页
     ·竞争作用第15页
     ·寄生作用第15页
     ·诱导系统抗性(ISR)第15-16页
   ·拮抗细菌生防作用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展望第16-17页
 2 微生物应用于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第17-25页
   ·常用3 种农药的危害和研究现状第18-21页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危害及研究现状第18-19页
     ·有机磷农药的危害及研究现状第19-20页
     ·烟碱类农药的危害及研究现状第20-21页
   ·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可降解农药的微生物菌株的筛选第21页
     ·农药降解菌的获得途径与鉴定第21-22页
   ·农药微生物降解能力的测定第22-24页
     ·分光光度法第23页
     ·气相色谱法(GC)第23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第23-24页
     ·气相色谱法一质谱联用技术(GC-MC)第24页
   ·农药微生物中降解酶的研究第24-25页
 3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5-28页
   ·立题依据第25-27页
   ·研究内容第27页
   ·技术路线第27-28页
第二章 生防细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第28-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32页
   ·实验材料第28-30页
     ·土样第28页
     ·病原真菌第28页
     ·培养基第28-29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29-30页
   ·实验方法第30-32页
     ·土壤细菌的分离第30页
     ·拮抗性检测第30-31页
     ·菌种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第31页
     ·菌种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1-3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2-40页
   ·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第32-34页
   ·菌株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第34-36页
     ·菌落形态第34页
     ·个体形态第34-35页
     ·生理生化特征第35-36页
   ·菌株的分子鉴定第36-40页
     ·菌株总DNA 的提取第36页
     ·菌株16S rDNA 序列的克隆第36-40页
 3 讨论第40-42页
   ·广谱生防细菌的筛选第40页
   ·细菌鉴定第40-41页
   ·生防细菌研究现状第41-42页
第三章 生防细菌的拮抗机制及其盆栽促生效果第42-5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7页
   ·实验材料第42-43页
     ·菌株第42页
     ·培养基第42-43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43页
   ·实验方法第43-47页
     ·发酵液对病原真菌的抑制实验第43-44页
     ·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的影响第44页
     ·发酵液粗蛋白对病原真菌的抑制实验第44页
     ·胞外酶活力测定第44-46页
     ·菌株H10 对黄瓜的盆栽促生效果第46-47页
 2 结果与讨论第47-52页
   ·发酵液对病原真菌的抑制实验第47-49页
     ·发酵液对病原真菌的抑制试验结果第47页
     ·发酵液对病原真菌菌丝的作用第47-48页
     ·粗蛋白质沉淀对病原菌的抑制实验结果第48-49页
   ·酶活力测定实验结果第49-50页
     ·胞外蛋白酶活力第49页
     ·几丁质酶活力第49-50页
     ·β-1,3-葡聚糖酶活力第50页
   ·H10 的盆栽促生效果第50-52页
 3 讨论第52-53页
第四章 生防细菌对农药降解特性的研究第53-6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3-57页
   ·实验材料第53-55页
     ·菌株第53页
     ·培养基第53-54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54-55页
   ·实验方法第55-57页
     ·农药降解菌的筛选第55页
     ·降解菌对农药的降解率第55-56页
     ·降解菌对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特性第56-5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7-63页
   ·特征吸收峰的检出第57-58页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58页
   ·分光光度法测定回收率结果第58-59页
   ·菌株对3 种杀虫剂的降解作用第59-60页
   ·H10 菌株对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特性第60-63页
     ·H10 菌株对农药的耐受能力第60-61页
     ·H10 接种量与降解率的关系第61-62页
     ·初始pH 值对H10 降解率的关系第62页
     ·外加碳源对H10 降解率的影响第62-63页
     ·氮源对H10 降解率的影响第63页
 3 讨论第63-65页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第63-64页
   ·H10 对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特性第64-65页
第五章 拟除虫菊酯降解酶的分离纯化及其特性研究第65-7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5-72页
   ·实验材料第65-66页
     ·菌株第65页
     ·培养基第65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65-66页
   ·实验方法第66-72页
     ·液体发酵培养第66-67页
     ·高效氯氰菊酯降解酶活力测定第67页
     ·蛋白质含量测定第67-68页
     ·菌株H10 高效氯氰菊酯降解酶的分离纯化第68页
     ·拟除虫菊酯降解酶的纯度鉴定及相对分子量的测定第68-70页
     ·酶对高效氯氰菊酯农药的降解第70页
     ·酶学性质研究第70-7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2-77页
   ·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第72页
   ·酶的分离纯化第72-74页
     ·DEAE-Sepharose Fast Flow 离子交换层析第72-73页
     ·Sephadex G-75 分子筛层析第73页
     ·菌株H10 拟除虫菊酯酶的纯化结果第73-74页
   ·酶对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第74-75页
   ·酶学性质研究第75-77页
     ·酶反应最适温度第75-76页
     ·酶反应最适pH第76-77页
     ·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第77页
 3 讨论第77-79页
第六章 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8页
附录:实验所用标准曲线第88-91页
致谢第91-9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功能木霉对纤维素和农药的降解特性研究
下一篇:西北干旱区金塔绿洲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