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治理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马克思主义的媒体传播思想 | 第17-25页 |
2.1 媒体与新媒体 | 第17-19页 |
2.1.1 媒体的内涵 | 第17-18页 |
2.1.2 新媒体的概念 | 第18-19页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媒体和意识形态的相关论述 | 第19-23页 |
2.2.1 媒体与意识形态 | 第19-20页 |
2.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 | 第20-21页 |
2.2.3 中国共产党关于媒体与意识形态的论述 | 第21-23页 |
2.3 马克思主义的言论自由观 | 第23-25页 |
2.3.1 新媒体与言论自由 | 第23-24页 |
2.3.2 马克思主义言论自由观 | 第24-25页 |
3 新媒体的演进历程及其特征 | 第25-35页 |
3.1 新媒体的演进历程 | 第25-29页 |
3.1.1 传统大众媒体的历史演进 | 第25-27页 |
3.1.2 新媒体的演进 | 第27-29页 |
3.2 当前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 第29-31页 |
3.2.1 互联网新媒体 | 第29-30页 |
3.2.2 移动新媒体 | 第30-31页 |
3.2.3 数字电视新媒体 | 第31页 |
3.3 新媒体传播的特征 | 第31-35页 |
3.3.1 交互性与即时性 | 第31-32页 |
3.3.2 自主性和参与性 | 第32页 |
3.3.3 个性化与分殊化 | 第32-33页 |
3.3.4 海量性与共享性 | 第33页 |
3.3.5 多媒体与超文本 | 第33-35页 |
4 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35-41页 |
4.1 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 第35-38页 |
4.1.1 新媒体发展的技术日趋成熟 | 第35-36页 |
4.1.2 新媒体发展的政策逐步完善 | 第36页 |
4.1.3 新媒体发展的舆论环境更加复杂 | 第36-37页 |
4.1.4 新媒体行业的融合正在加速 | 第37页 |
4.1.5 新媒体受众面越来越大 | 第37-38页 |
4.2 新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4.2.1 网络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有待提升 | 第38页 |
4.2.2 新旧媒体融合应进一步加强 | 第38-39页 |
4.2.3 新媒体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 第39页 |
4.2.4 新媒体用户素质有待提高 | 第39-41页 |
5 新媒体治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 第41-47页 |
5.1 世界主要国家的治理实践与经验 | 第41-43页 |
5.1.1 美国 | 第41页 |
5.1.2 欧洲国家 | 第41-43页 |
5.1.3 俄罗斯 | 第43页 |
5.2 世界主要国家的治理经验借鉴 | 第43-44页 |
5.3 新媒体治理的全球治理模式发展 | 第44-47页 |
5.3.1 新媒体治理的全球治理模式的演变 | 第44-45页 |
5.3.2 新媒体治理的全球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 第45-47页 |
6 促进我国新媒体健康发展的对策 | 第47-53页 |
6.1 制度层面 | 第47-49页 |
6.1.1 完善新媒体法律法规体系 | 第47-48页 |
6.1.2 健全新媒体的监督管理 | 第48-49页 |
6.2 技术层面 | 第49-51页 |
6.2.1 加强新媒体行业技术规制 | 第49-51页 |
6.2.2 促进新媒体技术开发创新 | 第51页 |
6.3 社会层面 | 第51-53页 |
6.3.1 培养新媒体行业自律意识 | 第51-52页 |
6.3.2 提高新媒体用户综合素质 | 第52-53页 |
7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