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风险评估与故障选线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 第17-32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可靠性指标 | 第17-20页 |
2.2.1 对负荷点的可靠性评估 | 第17-18页 |
2.2.2 系统可靠性指标 | 第18-20页 |
2.3 常见的配电网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 第20-22页 |
2.3.1 解析法 | 第20-22页 |
2.3.2 模拟分析法 | 第22页 |
2.3.3 人工智能方法 | 第22页 |
2.4 基于成功概率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 | 第22-25页 |
2.5 算例分析 | 第25-31页 |
2.5.1 低压配电网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2.5.2 实际算例分析 | 第25-28页 |
2.5.3 可靠性评估 | 第28-31页 |
2.6 配电网可靠性突出因素 | 第31-32页 |
第3章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暂态特征 | 第32-40页 |
3.1 接地故障暂态分析 | 第32-34页 |
3.1.1 暂态电容电流 | 第32-33页 |
3.1.2 暂态电感电流 | 第33-34页 |
3.1.3 暂态接地电流 | 第34页 |
3.2 HHT 变换理论 | 第34-37页 |
3.2.1 EMD 分解 | 第35页 |
3.2.2 瞬时频率 | 第35-36页 |
3.2.3 Hilbert 谱 | 第36-37页 |
3.3 仿真分析 | 第37-40页 |
第4章 基于参数识别和电流突变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 | 第40-50页 |
4.1 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4.2 模型参数识别 | 第41-45页 |
4.2.1 最小二乘参数估计 | 第41-43页 |
4.2.2 检测判据 | 第43-45页 |
4.3 故障检测仿真分析 | 第45-5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5.1 论文结论 | 第50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