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破产重整制度比较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理论重点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11-12页 |
2 破产重整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2-16页 |
2.1 破产重整制度的界定 | 第12-13页 |
2.1.1 破产重整制度的概念 | 第12页 |
2.1.2 破产重整制度的特点 | 第12-13页 |
2.2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立法背景 | 第13-14页 |
2.3 破产重整制度与其他破产制度的比较 | 第14-16页 |
2.3.1 重整与和解制度相比较 | 第14页 |
2.3.2 重整与清算制度相比较 | 第14-16页 |
3 中日破产重整程序启动的比较及立法完善 | 第16-22页 |
3.1 破产重整能力 | 第16-17页 |
3.1.1 我国破产重整能力 | 第16页 |
3.1.2 日本公司更生能力 | 第16-17页 |
3.2 破产重整的原因 | 第17-18页 |
3.2.1 我国破产重整的原因 | 第17页 |
3.2.2 日本更生程序开始的原因 | 第17-18页 |
3.3 破产重整的申请 | 第18-20页 |
3.3.1 我国破产重整的申请 | 第18-19页 |
3.3.2 日本更生程序开始的申请 | 第19-20页 |
3.4 中日比较及立法完善建议 | 第20-22页 |
3.4.1 限定我国破产重整的适用范围 | 第20-21页 |
3.4.2 将“再建希望”规定为重整的必备条件 | 第21-22页 |
4 中日破产重整期间的比较及立法完善 | 第22-28页 |
4.1 破产重整计划的制定 | 第22-23页 |
4.1.1 我国破产重整计划的制定 | 第22页 |
4.1.2 日本更生计划案的提出 | 第22-23页 |
4.2 破产重整计划的表决及批准 | 第23-24页 |
4.2.1 我国破产重整计划的表决及批准 | 第23-24页 |
4.2.2 日本更生计划案的认可及确定 | 第24页 |
4.3 重整计划的执行 | 第24-25页 |
4.3.1 我国破产重整计划的执行 | 第24-25页 |
4.3.2 日本更生计划案的执行 | 第25页 |
4.4 中日比较及完善建议 | 第25-28页 |
4.4.1 制定多元的重整计划 | 第25-26页 |
4.4.2 资不抵债时对股东表决权的限制 | 第26-27页 |
4.4.3 完善重整计划变更方案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