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创新点 | 第6-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 1.1 丙酸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和应用 | 第9-16页 |
| 1.1.1 丙酸及其衍生物的主要用途 | 第9-11页 |
| 1.1.2 国内外丙酸的生产与消费情况 | 第11-13页 |
| 1.1.3 丙酸的合成工艺 | 第13-16页 |
| 1.2 醇羰基化合成反应 | 第16页 |
| 1.3 乙醇羰基化法合成丙酸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 1.3.1 乙醇羰基化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1.3.2 乙醇羰基化合成反应机理 | 第19-21页 |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22页 |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1.4.2 本研究课题的意义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2-30页 |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2-23页 |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24页 |
| 2.2.1 载体的预处理与表面改性 | 第23-24页 |
| 2.2.2 载体水饱和吸附量 | 第24页 |
| 2.2.3 催化剂制备 | 第24页 |
| 2.3 催化剂活性的评价 | 第24-27页 |
| 2.3.1 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 | 第24页 |
| 2.3.2 催化剂还原活化、反应 | 第24-25页 |
| 2.3.3 产物分析 | 第25-27页 |
| 2.4 表征方法 | 第27-30页 |
| 2.4.1 物理吸附实验 | 第27页 |
| 2.4.2 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 | 第27页 |
| 2.4.3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7页 |
| 2.4.4 活性炭表面基团的测定(Boemh 法) | 第27-29页 |
| 2.4.5 扫描电镜(SEM)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镍基催化剂制备因素的影响研究 | 第30-45页 |
| 3.1 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30页 |
| 3.2 载体的选择 | 第30-35页 |
| 3.2.1 不同载体对催化反应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 3.2.2 催化剂表征 | 第31-35页 |
| 3.3 表面改性对载体及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5-39页 |
| 3.3.1 表面改性方式对载体的影响 | 第35-37页 |
| 3.3.2 酸浓度对炭载体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37-39页 |
| 3.4 超声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 3.4.1 超声对活性组分分散的影响 | 第39-40页 |
| 3.4.2 超声分散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0页 |
| 3.5 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 3.5.1 Ni 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 3.5.2 Cu 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 3.6 焙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 3.6.1 焙烧温度对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 3.6.2 焙烧前后催化剂的 XRD | 第43-44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乙醇气相羰化反应工艺条件的影响研究 | 第45-49页 |
| 4.1 反应温度 | 第45页 |
| 4.2 乙醇空速 | 第45-46页 |
| 4.3 原料摩尔比 | 第46-47页 |
| 4.4 助催化剂用量 | 第47页 |
| 4.5 反应时间 | 第47-48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详细摘要 | 第55-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