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的“萌”化解读及创新设计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1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1.2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9-10页 | 
| 1.2.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3.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1.3.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2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1-22页 | 
| 2.1 “萌”的定义与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 2.1.1 “萌”的定义 | 第11-12页 | 
| 2.1.2 “萌”文化在国内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 2.2 “萌”的基本构成要素 | 第13-16页 | 
| 2.3 “萌”在博物馆文化产业中的表现形式 | 第16-22页 | 
| 2.3.1 吉祥物的登场 | 第16-18页 | 
| 2.3.2 文创产品的研发 | 第18-19页 | 
| 2.3.3 官方线上平台的卖“萌”现象 | 第19-20页 | 
| 2.3.4 动漫主题博物馆的出现 | 第20-22页 | 
| 3 “萌”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第22-26页 | 
| 3.1 国外的应用现状 | 第22页 | 
| 3.2 国内的应用现状 | 第22-24页 | 
| 3.3 四川博物院的应用现状 | 第24-26页 | 
| 4 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的“萌”化解读 | 第26-32页 | 
| 4.1 从形象和行为上的“萌”化解读 | 第26-29页 | 
| 4.2 从语言和色彩上的“萌”化解读 | 第29-30页 | 
| 4.3 从心理上的“萌”化解读 | 第30-32页 | 
| 5 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创新设计实践 | 第32-45页 | 
| 5.1 博物馆馆藏文物的“萌”化系列视觉形象设计 | 第32-39页 | 
| 5.1.1 角色形象设计的初步构建 | 第33-35页 | 
| 5.1.2 基于系列角色形象的视觉设计应用 | 第35-39页 | 
| 5.2 博物馆文创产品衍生设计 | 第39-45页 | 
| 5.2.1 周边公仔玩偶设计开发 | 第39-42页 | 
| 5.2.2 平面印刷产品设计开发 | 第42-45页 | 
| 6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