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第8-11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8页 |
1.2 手术方法 | 第8-10页 |
1.3 营养方法 | 第10页 |
1.4 观察指标 | 第10页 |
1.5 统计学处理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11-15页 |
2.1 生化指标 | 第11-13页 |
2.1.1 血红蛋白(HB) | 第11页 |
2.1.2 血清前白蛋白(PA) | 第11-12页 |
2.1.3 血清白蛋白(ALB) | 第12页 |
2.1.4 谷丙转氨酶(ALT) | 第12-13页 |
2.2 体重指数(BMI) | 第13页 |
2.3 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 第13-14页 |
2.4 刀口愈合情况和并发症 | 第14-15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15-28页 |
3.1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 | 第15-20页 |
3.1.1 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 | 第15-16页 |
3.1.2 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 第16-19页 |
3.1.2.1 CO_2气腹引起的机体生理变化 | 第16-17页 |
3.1.2.1.1 循环系统 | 第16-17页 |
3.1.2.1.2 呼吸系统 | 第17页 |
3.1.2.2 静脉气体栓塞 | 第17页 |
3.1.2.3 腹壁切口肿瘤种植及复发(PSR) | 第17-18页 |
3.1.2.4 中转开腹 | 第18页 |
3.1.2.5 手术并发症 | 第18-19页 |
3.1.2.6 手术死亡率 | 第19页 |
3.1.3 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 | 第19-20页 |
3.1.3.1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基本原则 | 第19-20页 |
3.1.3.2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学习曲线 | 第20页 |
3.2 早期肠内营养与常规营养比较 | 第20-28页 |
3.2.1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优越性 | 第20-21页 |
3.2.2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 | 第21-22页 |
3.2.2.1 对吻合口的影响 | 第21-22页 |
3.2.2.2 早期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 第22页 |
3.2.3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 | 第22-28页 |
3.2.3.1 直肠癌术后机体的营养及代谢变化 | 第22-23页 |
3.2.3.2 术后机体胃肠道功能变化 | 第23页 |
3.2.3.3 围手术期的营养风险筛查 | 第23-24页 |
3.2.3.4 术后能量和营养素需要量 | 第24-25页 |
3.2.3.5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第25页 |
3.2.3.6 早期肠内营养开始的时间 | 第25页 |
3.2.3.7 营养制剂的选择及给予途径 | 第25-26页 |
3.2.3.8 具体操作方法 | 第26-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综述 | 第32-39页 |
综述的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9-40页 |
附录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