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理学论文--神经生理学论文

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哈氏腺结构及其Clock mRNA的表达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9-21页
    1.1 昼夜节律调节的研究进展第9-15页
        1.1.1 昼夜节律第9-10页
        1.1.2 昼夜节律调节器及其调节机制第10-11页
        1.1.3 昼夜节律的分子遗传学基础第11-14页
        1.1.4 昼夜节律调节器的影响因子第14-15页
    1.2 调节昼夜节律的必要钟基因—Clock第15-17页
        1.2.1 Clock基因的基本概况第15-16页
        1.2.2 Clock基因分子结构分析第16-17页
        1.2.3 CLOCK蛋白的生理功能第17页
    1.3 地下鼠Clock基因的研究第17-21页
        1.3.1 地下鼠的生物学特征第17-18页
        1.3.2 CLOCK蛋白及其基因与地下鼠的昼夜节律性第18-19页
        1.3.3 生态学意义第19-21页
第二部分 甘肃鼢鼠哈氏腺的形态结构第21-27页
    2.1 实验动物第21页
    2.2 实验步骤第21-22页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2页
    2.4 实验结果第22-23页
        2.4.1 甘肃鼢鼠哈氏腺整体形态第22-23页
        2.4.2 甘肃鼢鼠哈氏腺显微结构第23页
    2.5 讨论第23-25页
    图表及说明第25-27页
第三部分 甘肃鼢鼠节律基因Clock mRNA的表达第27-45页
    3.1 实验动物第27页
    3.2 实验方法第27-32页
        3.2.1 实验分组第27-28页
        3.2.2 样品制备第28页
        3.2.3 实验流程第28-32页
    3.3 实验结果第32-42页
        3.3.1 实验数据第32-36页
        3.3.2 统计第36页
        3.3.3 结果第36-42页
    3.4 讨论第42-45页
第四部分 总结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7页
致谢第57-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斑马源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下一篇:秦岭地区八种无尾类蝌蚪颅骨和鳃骨的形态进化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