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0页 |
1.1 研究综述 | 第6-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第2章 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历史沿革 | 第10-18页 |
2.1 追根溯源 | 第10-12页 |
2.2 研究形式的继承与发展 | 第12-14页 |
2.3 根本目的的继承与发展 | 第14-18页 |
第3章 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创立背景 | 第18-26页 |
3.1 创立的背景 | 第18-23页 |
3.1.1 共产主义理论宣传的要求 | 第18-19页 |
3.1.2 洛甫宣传马列主义的欲求 | 第19-21页 |
3.1.3 巩固和建设根据地的需求 | 第21-23页 |
3.2 总会与分会的创立 | 第23-26页 |
3.2.1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总会的创立 | 第23-24页 |
3.2.2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分会的创立 | 第24-26页 |
第4章 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活动形式 | 第26-38页 |
4.1 举办演讲会 | 第26-31页 |
4.2 组织讨论会 | 第31-33页 |
4.3 编译出版书籍 | 第33-35页 |
4.4 开展文艺批评 | 第35-38页 |
第5章 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历史作用 | 第38-44页 |
5.1 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能力与水平 | 第38-40页 |
5.2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 | 第40-44页 |
第6章 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经验启示 | 第44-49页 |
6.1 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历史经验 | 第44-46页 |
6.1.1 组织灵活形式丰富 | 第44-45页 |
6.1.2 注重学习经典理论 | 第45-46页 |
6.1.3 专注解决实际问题 | 第46页 |
6.2 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现实启示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