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0-18页 |
1.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第10-12页 |
1.1.1 病名来源 | 第10页 |
1.1.2 病因病机 | 第10页 |
1.1.3 中医治疗 | 第10-12页 |
1.2 现代医学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1 重症肌无力定义 | 第12页 |
1.2.2 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 | 第12-13页 |
1.2.3 重症肌无力的常规治疗 | 第13-14页 |
1.3 现代医学对重症肌无力危象的研究 | 第14-17页 |
1.3.1 重症肌无力危象定义 | 第14页 |
1.3.2 重症肌无力危象分类 | 第14页 |
1.3.3 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诱发因素 | 第14-15页 |
1.3.4 重症肌无力危象早期识别 | 第15页 |
1.3.5 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治疗 | 第15-17页 |
1.4 重症肌无力评分量表的研究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评分表的编制及回顾性研究 | 第18-23页 |
2.1 评分表的编制 | 第18-19页 |
2.1.1 评分表条目来源 | 第18页 |
2.1.2 评分表编制过程 | 第18-19页 |
2.2 回顾性研究 | 第19-22页 |
2.2.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2.2.2 病例来源 | 第19页 |
2.2.3 重症肌无力的西医诊断标准 | 第19页 |
2.2.4 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诊断及其分型(参考资料同上) | 第19-20页 |
2.2.5 重症肌无力中医诊断标准 | 第20页 |
2.2.6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2.2.7 排除标准 | 第20-21页 |
2.2.8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1页 |
2.2.9 临床病例数据统计 | 第21页 |
2.2.10 信息构建数据库及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22-23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3-35页 |
3.1 评分表的研制 | 第23-28页 |
3.1.1 初步评分表 | 第23-25页 |
3.1.2 最终评分表 | 第25-27页 |
3.1.3 评分表信效度评价 | 第27-28页 |
3.2 回顾性研究结果 | 第28-32页 |
3.2.1 基本资料分析 | 第28-29页 |
3.2.2 评分表的应用 | 第29-32页 |
3.2.3 评分与危象发生率及行气管插管关系 | 第32页 |
3.3 讨论 | 第32-34页 |
3.3.1 评分表可行性分析 | 第32页 |
3.3.2 回顾性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3.3.3 危象发生率分析 | 第33页 |
3.3.4 行气管插管时机分析 | 第33-34页 |
3.4 结论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