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2-14页 |
一 资料和方法 | 第14-16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14页 |
1.2 方法 | 第14-16页 |
1.2.1 病史采集及记录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 第14-15页 |
1.2.2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方法 | 第15页 |
1.2.3 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 | 第15页 |
1.2.4 统计方法 | 第15-16页 |
二 结果 | 第16-23页 |
2.1 两组一般情况的比较 | 第16-18页 |
2.2 血浆BNP水平比较 | 第18页 |
2.3 AMI组中6h开通组与6h未开通组不同时间BNP的变化 | 第18-19页 |
2.4 AMI组血浆BNP水平与肌钙蛋白I相关性分析 | 第19页 |
2.5 AMI组6h开通组与6h未开通组血BNP水平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 第19-23页 |
三 讨论 | 第23-28页 |
3.1 脑钠肽的产生及生物学活性 | 第23页 |
3.2 BNP检测的原理及受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3.3 急性冠脉综合征造成BNP升高的机制及检测时机 | 第24-26页 |
3.4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血浆BNP水平与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 第26-28页 |
四 小结 | 第28-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34-35页 |
综述 | 第35-49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