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农民创业融资困境的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研究视角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4-16页
        1.3.3 研究动态述评第16页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16-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1.4.3 主要研究方法第18页
    1.5 论文开展的有价值的工作与不足之处第18-20页
        1.5.1 论文开展的有价值的工作第18页
        1.5.2 不足之处第18-20页
2 农民创业融资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0-28页
    2.1 农民创业概念界定第20-21页
    2.2 创业融资理论第21-23页
        2.2.1 创业融资渠道和方式第21-22页
        2.2.2 双缺口理论第22-23页
        2.2.3 信贷配给理论第23页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3-25页
        2.3.1 逆向选择第24页
        2.3.2 道德风险第24-25页
    2.4 博弈论的相关理论第25-28页
3 我国农民创业融资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8-36页
    3.1 我国农民创业融资的现状分析第28-33页
        3.1.1 我国农民创业现有支持政策第28-29页
        3.1.2 我国农民创业的基本现状第29-32页
        3.1.3 我国农民创业融资的现实状况第32-33页
    3.2 我国农民创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36页
        3.2.1 农民创业融资渠道少、融资方式单一第33-34页
        3.2.2 农民缺乏有效的抵押物第34页
        3.2.3 农民创业者从正规金融渠道融资难第34-35页
        3.2.4 农民创业者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贵第35-36页
4 农民创业融资困境的形成机理及其缓解机制第36-46页
    4.1 农民创业融资困境的形成机理第36-38页
        4.1.1 农民创业融资行为的逆向选择第36-37页
        4.1.2 农民创业融资行为的道德风险第37-38页
    4.2 农民创业融资困境的缓解机制第38-46页
        4.2.1 农民创业融资逆向选择的缓解第38-42页
        4.2.2 农民创业融资道德风险的缓解第42-46页
5 主要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第46-52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第46-47页
    5.2 对策建议第47-52页
        5.2.1 对国家政策的建议第47-49页
        5.2.2 对银行金融机构的建议第49-50页
        5.2.3 对农民创业者的建议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贸易差额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协整分析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下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研究--以S房地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