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49页 |
·实体肿瘤形成及发展过程 | 第13-18页 |
·癌基因与细胞癌变 | 第13页 |
·组织增生与肿瘤无血管期 | 第13-15页 |
·肿瘤血管生成 | 第15-16页 |
·浸润及转移 | 第16-18页 |
·肿瘤微环境概论 | 第18-29页 |
·微环境的组成及作用 | 第18-23页 |
·肿瘤微环境的特殊性 | 第23-29页 |
·实体肿瘤治疗方法综述 | 第29-39页 |
·常见治疗方法 | 第29-30页 |
·抗血管生成治疗 | 第30-39页 |
·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相关数值模拟 | 第39-45页 |
·肿瘤生长的数值模拟 | 第39-41页 |
·肿瘤血管生成的数值模拟 | 第41-43页 |
·耦合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43-45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45-49页 |
第二章 无血管期肿瘤生长及浸润的数值模拟 | 第49-64页 |
·肿瘤生长连续-离散混合的数学模型 | 第50-58页 |
·连续模型 | 第50-53页 |
·离散模型 | 第53-54页 |
·连续-离散混合模型的模拟过程 | 第54-56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56-58页 |
·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的模拟研究 | 第58-63页 |
·肿瘤浸润的不同形态 | 第58-60页 |
·数值模拟肿瘤浸润形态的研究意义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三章 肿瘤新生血管成熟化重建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64-87页 |
·力学环境作用下肿瘤新生血管网的生成过程 | 第65-74页 |
·模型建立 | 第65-69页 |
·无量纲化 | 第69-70页 |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第70-71页 |
·方程离散及内皮细胞运动规律 | 第71-72页 |
·模拟结果 | 第72-74页 |
·肿瘤新生血管网的成熟化重建模型 | 第74-86页 |
·力学环境影响下肿瘤血管生成的改进模型 | 第74-75页 |
·肿瘤新生血管网的血液动力学分析 | 第75-79页 |
·耦合求解过程 | 第79-81页 |
·新生血管塌缩 | 第81-83页 |
·新生血管成熟化重建 | 第83-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四章 肿瘤生长、血管生成及血液灌注的耦合数学模型 | 第87-101页 |
·耦合模型建立 | 第88-94页 |
·肿瘤细胞生长 | 第88-89页 |
·血管生成 | 第89-90页 |
·血液动力学分析及血管网重建 | 第90-91页 |
·耦合原理及过程 | 第91-94页 |
·耦合模拟结果 | 第94-100页 |
·肿瘤细胞及血管网的生长发展过程 | 第94-97页 |
·化学物质浓度分布 | 第97-98页 |
·血液动力学分析 | 第98-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五章 耦合数学模型的验证 | 第101-112页 |
·初始条件的改变 | 第102-105页 |
·改变初始血管网络分布 | 第102-103页 |
·改变初始肿瘤细胞分布 | 第103-105页 |
·参数敏感度分析 | 第105-109页 |
·血管壁通透性 | 第105-106页 |
·趋化性系数 | 第106-107页 |
·趋触性系数 | 第107-108页 |
·参数敏感度相对误差分析 | 第108-109页 |
·关于血管塌缩的剪应力判据的讨论 | 第109-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六章 耦合模型在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应用 | 第112-122页 |
·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耦合模型 | 第113-117页 |
·模型原理和方程 | 第113-115页 |
·耦合模拟步骤 | 第115-117页 |
·模拟结果 | 第117-121页 |
·最终发展形态分析 | 第117-118页 |
·氧浓度分布 | 第118-119页 |
·血液动力学信息 | 第119-120页 |
·生长曲线 | 第120-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七章 总结展望 | 第122-126页 |
·全文总结 | 第122-124页 |
·工作展望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42页 |
在读期间学术活动 | 第142-145页 |
致谢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