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车铣复合机床静动态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第10-11页
    1.2 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车铣复合加工机床发展概况第11-12页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机床静动态特性的研究概况第14-15页
    1.4 机床结构优化的研究概况第15-16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2 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总体设计第18-42页
    2.1 机床加工需求及功能规划第18-19页
        2.1.1 机床的加工需求第18-19页
        2.1.2 机床的功能规划第19页
    2.2 机床总体布局方案设计及模块划分第19-23页
        2.2.1 总体结构布局分析第20-21页
        2.2.2 总体结构布局设计第21-22页
        2.2.3 机床总体方案模块划分第22-23页
    2.3 机床车削单元方案设计及计算第23-26页
        2.3.1 车削单元方案的确定第23-24页
        2.3.2 车削力的计算与分析第24-25页
        2.3.3 车削功率的计算第25-26页
    2.4 机床铣削单元方案设计及计算第26-36页
        2.4.1 铣削单元传动系统方案的确定第26-27页
        2.4.2 铣削力的计算与分析第27-29页
        2.4.3 铣削功率的计算及电机选型第29页
        2.4.4 同步带轮的设计计算第29-32页
        2.4.5 滚珠丝杠的计算及电机选择第32-34页
        2.4.6 蜗轮蜗杆的计算及电机选择第34-36页
    2.5 车削关键部件结构设计第36-38页
        2.5.1 刀架结构设计第36-37页
        2.5.2 刀架滑板底座结构设计第37-38页
    2.6 铣削关键部件结构设计第38-40页
        2.6.1 铣削动力轴结构设计第38-39页
        2.6.2 B轴结构设计第39-40页
        2.6.3 铣削立柱结构设计第40页
    2.7 机床整机三维模型建立第40-41页
    2.8 本章小结第41-42页
3 机床整机静态特性分析第42-58页
    3.1 结构静力学分析理论第42-43页
    3.2 整机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3-47页
        3.2.1 模型简化第43-44页
        3.2.2 材料属性设置第44-45页
        3.2.3 接触部分处理第45页
        3.2.4 网格划分第45-46页
        3.2.5 边界条件设置第46-47页
    3.3 车削工况下整机静力学仿真分析第47-51页
        3.3.1 重力作用下的位移及应力分析第47-49页
        3.3.2 车削力作用下的位移、刚度及应力分析第49-51页
    3.4 铣削工况下整机静力学仿真分析第51-57页
        3.4.1 重力作用下的位移及应力分析第52-54页
        3.4.2 铣削力作用下的位移、刚度及应力分析第54-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4 机床整机动态特性分析第58-66页
    4.1 结构动力学分析理论第58-60页
        4.1.1 模态特性分析原理第58-59页
        4.1.2 谐响应分析原理第59-60页
    4.2 整机模态分析第60-63页
        4.2.1 刀架在400mm车削位置时的模态分析第60-61页
        4.2.2 铣轴在200mm铣削位置时的模态分析第61-63页
    4.3 整机谐响应分析第63-65页
        4.3.1 刀架在400mm车削位置时的谐响应分析第63-64页
        4.3.2 铣轴在200mm铣削位置时的谐响应分析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5 机床关键部件优化与分析第66-80页
    5.1 优化设计理论基础第66-67页
    5.2 基于ANSYSWORKBENCH软件的优化方法第67-69页
        5.2.1 拓扑优化方法第67-68页
        5.2.2 基于DOE法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第68-69页
    5.3 立柱结构拓扑优化第69-71页
        5.3.1 立柱结构拓扑优化第69-70页
        5.3.2 优化结果分析第70-71页
    5.4 刀架滑板底座多目标优化第71-77页
        5.4.1 参数化模型的建立第71-73页
        5.4.2 灵敏度分析第73-74页
        5.4.3 响应曲面分析第74-75页
        5.4.4 优化结果分析第75-77页
    5.5 机床优化模型静动态性能分析第77-79页
        5.5.1 整机优化模型静力学分析第77页
        5.5.2 整机优化模型模态分析第77-78页
        5.5.3 整机优化模型谐响应分析第78-79页
    5.6 本章小结第79-80页
6 机床相关部件模态实验第80-90页
    6.1 机床模态实验系统及方案第80-82页
        6.1.1 机床模态实验测试系统第80-81页
        6.1.2 机床模态实验测试方案第81-82页
    6.2 主轴模态试验分析第82-86页
        6.2.1 主轴模态测试方法第82-83页
        6.2.2 主轴模态测试结果分析第83-86页
    6.3 工作台模态试验分析第86-89页
        6.3.1 工作台模态测试方法第86-87页
        6.3.2 工作台模态测试结果分析第87-89页
    6.4 本章小结第89-90页
7 总结与展望第90-92页
    7.1 结论第90-91页
    7.2 研究展望第91-92页
致谢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无机封孔层的制备与表征
下一篇:精密数控磨齿机热特性建模分析和结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