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公司控制权、控制股东、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概念厘定 | 第14-20页 |
第一节 控制、控制权的概念分析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控制股东的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一、 控制股东概念的发展:由客观标准到实质标准 | 第15-17页 |
二、 控制股东的法律界定 | 第17-18页 |
三、 控制股东与相关概念的厘定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法律认定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公司控制权转让时课以控制股东义务的原因 | 第20-25页 |
第一节 控制权转让中滥用控制权的情形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控制权转让中对控制股东课以义务的法理基础 | 第21-25页 |
一、 禁止权利滥用的要求 | 第22页 |
二、 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则的体现 | 第22-23页 |
三、 权责相一致原则的需要 | 第23页 |
四、 股东平等原则的彰显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控制权转让中控制股东具体义务分析 | 第25-31页 |
第一节 谨慎调查义务 | 第25-26页 |
一、 控制股东负有谨慎调查义务的情形 | 第25-26页 |
二、 调查内容和方式 | 第26页 |
三、 调查结果的处理 | 第26页 |
第二节 信息披露义务 | 第26-28页 |
一、 信息披露义务的法理基础 | 第26-27页 |
二、 信息披露义务的方式和内容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控制权溢价分享义务 | 第28-31页 |
第四章 控制权转让中控制股东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 | 第31-34页 |
第一节 责任构成 | 第31-32页 |
一、 主观过错 | 第31页 |
二、 违约行为 | 第31-32页 |
三、 违约后果 | 第32页 |
四、 因果关系 | 第32页 |
第二节 责任形式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