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17页 |
| 第一节 现代医学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 一、病因 | 第12页 |
| 二、发病机制 | 第12-14页 |
| 三、治疗 | 第14页 |
| 第二节 中医学研究 | 第14-17页 |
| 一、历史沿革 | 第14-15页 |
| 二、中医病因病机 | 第15页 |
| 三、辨证论治 | 第15-17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7-25页 |
| 一、临床资料 | 第17-18页 |
| (一)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 (二) 诊断标准 | 第17页 |
| (三) 纳入标准 | 第17-18页 |
| (四) 排除标准 | 第18页 |
| 二、观察方法 | 第18页 |
| (一) 观察组 | 第18页 |
| (二) 对照组 | 第18页 |
| 三、观察指标 | 第18页 |
| (一) 治疗的时限 | 第18页 |
| (二) 体重(Kg) | 第18页 |
| (三) 身高(m) | 第18页 |
| (四) 月经初潮年龄 | 第18页 |
| (五) 心理行为测评 | 第18页 |
| 四、临床疗效判断 | 第18-19页 |
| (一) 采用阿成贝彻儿童行为量表(CBCL) | 第18-19页 |
| (二)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第19页 |
| 五、研究结果 | 第19-21页 |
| (一) 两组初诊一般情况比较 | 第19页 |
| (二) 两组治疗时限比较 | 第19-20页 |
| (三) 两组远期影响比较 | 第20页 |
| (四) 两组社会能力总分比较 | 第20-21页 |
| (五) 两组心理行为问题比较 | 第21页 |
| 六、研究结论 | 第21-22页 |
| 七、讨论分析 | 第22-25页 |
| (一) 滋阴降火清胃法是ICPP的主要治则 | 第22-23页 |
| (二) 滋阴降火清胃法能延缓ICPP女童月经来潮 | 第23页 |
| (三) 滋阴降火清胃法能改善ICPP女童的最终身高 | 第23页 |
| (四) 滋阴降火清胃法可改善ICPP患儿心理行为问题 | 第23-25页 |
| 结语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 附录 | 第28-36页 |
| 附录1: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 第28-35页 |
| 附录2:英文缩略语 | 第35-36页 |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