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增水剂在大青山山地造林中应用效果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附表和插图清单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增水剂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 增水剂的增水保水机理 | 第15-16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18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2.2 地质地貌 | 第16-17页 |
2.3 气象条件 | 第17页 |
2.4 土壤条件 | 第17页 |
2.5 植被条件 | 第17-18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3.2.1 实验设计 | 第18页 |
3.2.2 成活率及生长量测定 | 第18-19页 |
3.2.3 土壤水分测定 | 第19页 |
3.2.4 其他指标测定 | 第19页 |
3.2.5 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3.3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4 结果分析 | 第20-40页 |
4.1 不同施用方案的土壤增水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20-22页 |
4.1.1 对成活率的影响 | 第20页 |
4.1.2 对苗木株高及地径的影响 | 第20-22页 |
4.2 不同施用方案的土壤增水剂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第22-40页 |
4.2.1 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22-26页 |
4.2.2 对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第26-28页 |
4.2.3 对土壤pH值及电导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4.2.4 对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29-34页 |
4.2.5 土壤盐分的变化 | 第34-39页 |
4.2.6 Pearson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5.1 土壤增水剂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 第40页 |
5.2 土壤增水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40-41页 |
5.2.1 含水量 | 第40页 |
5.2.2 有机质 | 第40页 |
5.2.3 pH值及电导率 | 第40页 |
5.2.4 离子 | 第40-41页 |
5.2.5 盐分 | 第41页 |
5.2.6 相关性 | 第41页 |
5.3 讨论 | 第41-42页 |
5.3.1 对本论文存在问题的讨论 | 第41页 |
5.3.2 土壤增水剂在造林中的使用方法讨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