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4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净水厂生产水处置及回用技术概述 | 第14-22页 |
2.1 净水厂生产废水的处置 | 第14-17页 |
2.1.1 净水厂排泥水的性质 | 第14页 |
2.1.2 净水厂排泥水回用方式 | 第14-17页 |
2.2 排泥水直接回用强化混凝理论 | 第17-18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2.3.1 国外生产废水回用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2.3.2 国内生产废水直接回用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烧杯混凝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2-37页 |
3.1 试验目的 | 第22页 |
3.2 试验装置及材料 | 第22-25页 |
3.2.1 试验混凝剂 | 第22页 |
3.2.2 试验所需药剂 | 第22-23页 |
3.2.3 试验装置 | 第23-24页 |
3.2.4 试验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3.3 常规指标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3.4 试验设计 | 第26-27页 |
3.4.1 试验介绍 | 第26页 |
3.4.2 设计原理 | 第26页 |
3.4.3 试验设计 | 第26-27页 |
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7-35页 |
3.5.1 最佳投药量试验 | 第27-29页 |
3.5.2 排泥水回流试验 | 第29-30页 |
3.5.3 回流比对排泥水回流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3.5.4 排泥水浊度对回流工艺的影响 | 第31-33页 |
3.5.5 投药量对于回流工艺的影响 | 第33-34页 |
3.5.6 正交试验 | 第34-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排泥水回流对絮体的影响及工艺参数中试研究 | 第37-66页 |
4.1 试验概述 | 第37页 |
4.2 试验装置及仪器设备 | 第37-42页 |
4.2.0 排泥水回流工艺流程图 | 第37-38页 |
4.2.1 取水装置 | 第38页 |
4.2.2 加药设备 | 第38-39页 |
4.2.3 絮凝装置 | 第39-40页 |
4.2.4 沉淀装置 | 第40-41页 |
4.2.5 排泥水回用装置 | 第41-42页 |
4.3 显示式絮凝控制系统概述 | 第42-45页 |
4.3.1 FCD工作原理 | 第42-43页 |
4.3.2 FCD图像传感器 | 第43-44页 |
4.3.3 絮体图像的采集与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4.4 排泥水回流对絮体的影响 | 第45-53页 |
4.4.1 回流比对絮体性能参数的影响 | 第45-49页 |
4.4.2 投药量对絮体性能参数的影响 | 第49-53页 |
4.5 排泥水回流节药率及最佳运行条件试验 | 第53-56页 |
4.5.1 排泥水回流工艺节药率试验 | 第53-55页 |
4.5.2 排泥水回流工艺最佳运行条件试验 | 第55-56页 |
4.6 排泥水回流工艺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 第56-63页 |
4.6.1 排泥水回流对出水浊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4.6.2 排泥水回流工艺对CODMn去除率的影响 | 第58-61页 |
4.6.3 排泥水回流工艺对UV254去除率的影响 | 第61-6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第五章 排泥水回流工艺工程应用及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 第66-70页 |
5.1 工程实例 | 第66-68页 |
5.1.1 工艺总流程 | 第66-67页 |
5.1.2 生产性试验 | 第67页 |
5.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7-68页 |
5.2 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 第68-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第70-7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6.2 问题与建议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