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公海渔业管理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8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12-14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三、研究方案 | 第16-18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北极海域概况 | 第18-22页 |
第一节 北极区域的范围界定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北极公海范围界定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北极渔业资源分布及捕捞现状 | 第20-21页 |
一、北极渔业资源分布概况 | 第20页 |
二、北极公海渔业资源捕捞现状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现有北极公海渔业管理制度评析 | 第22-41页 |
第一节 北极公海渔业相关法律规范 | 第22-33页 |
一、国际公约 | 第22-28页 |
二、区域性渔业协议 | 第28-31页 |
三、双边协议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北极公海渔业相关管理组织 | 第33-36页 |
一、北极理事会(AC) | 第33-34页 |
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 第34页 |
三、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页 |
第三节 现有北极公海渔业管理制度之不足和挑战 | 第36-40页 |
一、缺乏统一的北极公海渔业管理条约 | 第37页 |
二、管理组织缺失及管理主体不明确 | 第37-38页 |
三、北极公海渔业科研数据不足 | 第38-39页 |
四、北极大国对非北极国家参与北极事务的排斥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北极公海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构想 | 第41-50页 |
第一节 加强北极公海渔业资源科学研究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建立统一的北极公海渔业管理法律制度 | 第42-46页 |
一、强调沿海国和公海捕鱼国的合作义务 | 第43页 |
二、设立渔船档案制度并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 第43-44页 |
三、制定特别措施,保障各国平等权利 | 第44-45页 |
四、充分保障原住民权益 | 第45页 |
五、争端解决机制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成立区域性管理组织并明确管理主体 | 第46-48页 |
一、建立区域性北极公海渔业管理组织 | 第46-47页 |
二、明确管理主体及各主体职责范围 | 第47-48页 |
第四节 世界各国加强国际合作 | 第48-49页 |
一、国际合作原则 | 第48页 |
二、加强北极公海渔业管理中的国际合作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中国的北极公海渔业参与 | 第50-56页 |
第一节 中国的北极公海渔业活动 | 第50-52页 |
一、加入《斯瓦尔巴德条约》(简称《斯约》) | 第50页 |
二、北极科学考察 | 第50-51页 |
三、加入北极渔业相关国际组织和公约 | 第51-52页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北极公海渔业事务的建议 | 第52-54页 |
一、加强北极公海渔业科学考察 | 第52-53页 |
二、加强相关国际法律制度研究 | 第53页 |
三、加强国际合作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 本文相关地图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