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绪论 | 第6-10页 |
第一章 立案登记制下“诉调对接”的内涵和价值 | 第10-14页 |
第一节 “诉调对接”内涵的争议及界定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立案登记制对“诉调对接”的影响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立案登记制下“诉调对接”的价值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诉调对接”法理分析 | 第14-20页 |
第一节 纠纷解决的合意机制与裁判机制 | 第14-16页 |
第二节 社会控制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权利救济理论 | 第17-20页 |
第三章 诉讼与人民调解的对接机制 | 第20-32页 |
第一节 我国的人民调解及其与诉讼的关系 | 第20-22页 |
第二节 诉讼:通过案件分流与人民调解对接 | 第22-26页 |
第三节 人民调解:通过起诉、司法确认与诉讼对接 | 第26-32页 |
第四章 立案登记制下人民调解与诉讼对接程序的完善 | 第32-40页 |
第一节 推进案件分流,优化资源配置 | 第32-35页 |
第二节 正确认识司法确认制度,健全对接机制司法保障 | 第35-36页 |
第三节 立案登记制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民调解 | 第36-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
个人简历 | 第46-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