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写索引 | 第8-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脂微球载药系统概述 | 第12-14页 |
1.1.1 脂微球载药系统优势 | 第12-13页 |
1.1.2 脂微球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 松萝酸概述 | 第14-16页 |
1.2.1 松萝酸理化性质 | 第14页 |
1.2.2 松萝酸药理活性 | 第14-16页 |
1.2.3 松萝酸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3 论文选题意义 | 第16-18页 |
2 松萝酸原料药处方前研究 | 第18-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18页 |
2.1.2 药品与试剂 | 第18-1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9-22页 |
2.2.1 松萝酸HPLC分析方法建立 | 第19-21页 |
2.2.2 松萝酸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21页 |
2.2.3 松萝酸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 第21-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29页 |
2.3.1 方法学考察 | 第22-27页 |
2.3.2 松萝酸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27页 |
2.3.3 松萝酸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松萝酸脂微球载药系统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30-48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3.1.2 药品与试剂 | 第30-3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1-37页 |
3.2.1 松萝酸脂微球载药系统的评价指标 | 第31-32页 |
3.2.2 松萝酸脂微球载药系统制备方法研究 | 第32-34页 |
3.2.3 松萝酸脂微球载药系统制备工艺优化 | 第34-35页 |
3.2.4 松萝酸脂微球载药系统处方优化 | 第35-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5页 |
3.3.1 松萝酸脂微球载药系统制备方法研究 | 第37-39页 |
3.3.2 松萝酸脂微球载药系统制备工艺优化 | 第39-41页 |
3.3.3 松萝酸脂微球载药系统制备处方优化 | 第41-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4 松萝酸脂微球载药系统的质量评价 | 第48-62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4.1.2 药品与试剂 | 第48-4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9-52页 |
4.2.1 松萝酸脂微球载药系统含量测定 | 第49-51页 |
4.2.2 松萝酸脂微球载药系统的理化性质考察 | 第51页 |
4.2.3 松萝酸脂微球载药系统的稳定性考察 | 第51-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0页 |
4.3.1 松萝酸脂微球载药系统的含量测定 | 第52-57页 |
4.3.2 松萝酸脂微球载药系统的理化性质考察 | 第57-59页 |
4.3.3 松萝酸脂微球载药系统的稳定性考察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5 松萝酸脂微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 第62-74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62-63页 |
5.1.1 实验仪器 | 第62页 |
5.1.2 药品与试剂 | 第62-63页 |
5.1.3 动物 | 第63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3-66页 |
5.2.1 松萝酸制剂的制备 | 第63页 |
5.2.2 溶液的配置 | 第63-64页 |
5.2.3 松萝酸HPLC分析方法建立 | 第64-6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2页 |
5.3.1 方法学考察 | 第66-70页 |
5.3.2 药动学研究 | 第70-71页 |
5.3.3 组织分布研究 | 第71-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页 |